【2006/12/11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ms27.hinet.net
《教育達人專題》是中國時報於每週六出刊的專欄,內容與教育有關,很值得關心教育的夥伴來看,歡迎大家好康到相報,並多多推廣。
中國時報 C2/桃園新聞
2006/12/09
《教育達人專題》
評鑑 勿淪為表面功夫
黃文杰
教育行政甚麼最多?答案恐怕是評鑑。桃縣教師會統計,結果發現多達32項,如果以每學年9個月來算,等於不論大小校,平均每個月要應付約3個行政評鑑。
為了符合精細的評鑑項目,學校要花許多時間,進行繁多的書面文件整理及紙上作業,甚至影響學生受教權,淪為「為評鑑而評鑑」。
光應付各式各樣的評鑑,動員老師及行政人員,準備茶水、午餐、資料(非平時性資料)、歡迎海報、甚至迎賓節目等,讓重視「表面功夫」的官僚文化,主導評鑑內容與方式。
甚至有行政人員私下向縣教師會抱怨:「搞什麼?評鑑訪查人員怎麼剛好挑上午11點來學校,擺明要吃午餐嘛!」許多學校反應評鑑項目太繁瑣,重疊嚴重,評鑑指標中涉及質化與量化的資料,如何有客觀的標準化,若評鑑標準以0或1二分法,更無法看出品質。
先前新勢國小召開「交通安全種子教師研習」會議,更有一門課,大剌剌教導與會訓導人員,如何在評鑑中獲得等第、記功嘉獎,簡直像「聯考必勝補習班」,忘了評鑑追求真正目的是什麼?是漂亮網頁?堆出嚇人資料表格?
教師會理事長彭如玉認為,相關處室及性質相似業務應整合評鑑,減少評鑑次數及業務量,把行政的人力及資源全力投入在幫助學生及老師的服務工作。
教育局學管課代理課長陳聖賢表示,針對教育評鑑被批評「多且雜」,今年有了大改變,除了中央指示縣市配合完成的評鑑,好比春暉專案或是民主法治等評鑑,儘量流程簡化,最重要是「上網評鑑為主,實地評鑑為輔」。
這意味平日教學活動,就要詳實紀錄,全部數位化,上網給評鑑委員甚至家長充分了解,當然評鑑並非以嚴懲為手段,如果可以彰顯學校特色,則鼓勵自願參與,肯定治校用心,評鑑不是淪為表面功夫,而是定期的健康檢查,讓學校知道哪些不足,哪些還要努力。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縣教師會
網站:http://www.tyt.org.tw/
會址:320桃園縣中壢市元化路149號之1﹝2樓﹞
電話:03-2804662、03-2804665
傳真:03-280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