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14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ms27.hinet.net
有關零體罰入法,「我們呼籲老師不要再體罰學生了,尊重學生身為人的基本權利,也不要跟自己過不去了。」...
轉寄【2006/12/13牛奶瓶報報】
發信人:劉亞平
老師,輔導管教,國家怎麼規定,我們就怎麼做!
95年12月12日,零體罰入法,媒體和老師都有人打電話問我的看法。
93年12月21日,兩年前,我就發表過「老師,輔導管教,國家怎麼規定,我們就怎麼做!」。
現在,再轉貼一次,過了一段時日,好像沒有退流行,還是可以適用。
●●●【93/12/21牛奶瓶報報】老師,輔導管教,國家怎麼規定,我們就怎麼做!●●●
====================================================================================
首先,我們呼籲老師不要再體罰學生了,尊重學生身為人的基本權利,也不要跟自己過不去了。
最近,體罰問題鬧得沸沸揚揚,「人本」在媒體大肆炒作這個議題,甚至連國家賠償都搬出來了,而台北市大概是國賠賠怕了,教育局還舉行零體罰宣示大會,除了要求所有校長當眾畫押,還要求各校長把立約書帶回讓全校教師簽署。
老師,輔導管教,國家怎麼規定,我們就怎麼做!國家只在教師法第十七條訂定教師有輔導或管教學生的義務。國家法律並沒有授權老師打學生,所以老師絕對不能動手動腳侵犯學生的身體,這點是無庸置疑的,因為法院也都這麼判。
至於,國家規定老師有輔導或管教學生的義務,但是,老師要如何地輔導與管教學生,法律本來授權由教育部訂定相關的辦法,但教育部訂了ㄧ陣子之後,大概覺得壓力太大,後來修法把這個燙手山芋丟給學校,要各校校務會議定之。
這點說來好笑,教師如何輔導管教學生這麼重要且具爭議性的議題,教育部竟然撒手不管,而且還跳過縣市政府,直接丟給學校,造成現在幾乎是無法可管的狀態,讓老師感到無所適從、動輒得咎,卻任由「人本」來定義何謂「體罰」?
現在,「輔導管教」與「體罰」的界線模糊,教師輔導管教學生造成身體傷害是體罰,這點大概沒有問題,但是否要擴大衍生到連「心理感到傷害」都算體罰,這點大概有很大的爭議,如果按照某些人的標準,老師大概不能讓學生感到不高興,否則就算是不適任。
其實,ㄧ些國家和社會還是接受可以適度體罰的觀念,台灣是否大部分的家長都接受不打不罵小孩,這點立法和行政機關可以深入探討,而不是只聽某些面向的聲音,如果台灣社會大部分的人共識是如此,那就立法明確地告訴社會大眾。
「師者父母心」,「教育是良心事業」,「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些傳統觀念還是在影響大家,但目的不能保證手段的正確,教育行政機關三令五申禁止體罰,有些過時不當的管教方式,老師應該都不能再使用。
最後,政府要尊重照顧每一個學生,就要捨得花錢建置完善的輔導諮商體系,而不是把輔導管教都丟給第一線的教師,卻不願承擔任何的責任和成本。
-------------------------------------------------------------------------------------------
●教師法
第十七條 教師除應遵守法令履行聘約外,並負有下列義務:
四、輔導或管教學生,導引其適性發展,並培養其健全人格。
前項第四款之辦法,由教育部定之。(八十四年八月九日公布)
前項第四款之辦法,由各校校務會議定之。(九十二年一月十五日修正)
●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92年10月16日廢止)
第 十六 條
教師管教學生應依學生人格特質、身心健康、家庭因素、行為動機與平時表現等,採取左列措施:
一、勸導改過、口頭糾正。
二、取消參加課程表列以外之活動。
三、留置學生於課後輔導或矯正其行為。
四、調整座位。
五、適當增加額外作業或工作。
六、責令道歉或寫悔過書。
七、扣減學生操行成績。
八、責令賠償所損害之公物或他人物品等。
九、其他適當措施。
前項措施於必要時,教師除通知家長或監護人外,得請訓導處、輔導室或其他相關單位協助之。
第 十七 條
依前條所為之管教無效時,或違規情節重大者,教師得移請學校為左列措施:
一、警告。
二、小過。
三、大過。
四、假日輔導。
五、心理輔導。
六、留校察看。
七、轉換班級或改變學習環境。
八、家長或監護人帶回管教。
九、移送司法機關或相關單位處理。
十、其他適當措施。
第 十八 條
依第十六條第九款與第十七條第十款之規定,以其他適當措施管教學生時,其執行應經適當程序,且不得對學生身心造成傷害。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縣教師會
網站:http://www.tyt.org.tw/
會址:320桃園縣中壢市元化路149號之1﹝2樓﹞
電話:03-2804662、03-2804665
傳真:03-280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