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黑洞之ㄧ:特教老師的雙峰現象
http://wwyy44.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02.html
我曾經在特教領域做過六年老師,從極重度多重障礙班到輕度班,以及資源教室都教過。
特教領域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雖然特教生的學習成果無法像一般生一般量化處理,但是由於特教領域牽連甚深的知覺動作分析、語言學習治療、情緒引導、心理諮商、肢體復健等等較為深入的學科領域,因此,吸引了部份厭棄於普通班「照本宣科」拿著課本教書的老師們的興趣,而投入該工作。
說真的,我在特教領域遇見的優秀老師幾乎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哲學觀,而且無論教學內容或形式上,這些老師幾乎都具有學者氣勢,他們都是最成熟穩定具有前瞻性與理想性的老師。
然而粉不幸的,我也看過許多「垃圾老師」被學校踢到特教班,因為教學不力在普通班混不下去了,礙於人情,學校為省麻煩,「眼不見為淨」。學校這樣處理,主要是「吃」定特教學生溝通上有障礙,對於老師,無能力「告狀」的關係。
我曾看過有老師上課天天給學生乎巴掌〈我訪視過的前輩老師們都嘛耳提面命,告訴我,不可以「打」學生〉,學生家長渾然不知。而那天天揍學生的老師由於懂得應付家長,都嘛把家長搞得服服貼貼的,這老師還是粉受家長肯定ㄝ!
特教領域老師的水平實在說來,有著嚴重的雙峰狀況。優秀的老師幾乎可以到大學當老師了,但是,差勁的也不少。
如何避免這樣的雙峰現象呢?參考國外先進國家的做法是,幫特教老師加薪,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增強特教老師的榮譽感,而且嚴設門檻,不讓無能力的老師混進來。
我在台北縣的時候,特殊教育極受重視,教育局每年都記嘉獎鼓勵老師,有些資深優秀老師也常以研習會形式與新進老師「經驗傳承與交流」。許多特教老師是粉有榮譽感的。
後來我去台北市以後,我發現台北市的特教老師並沒有什麼榮譽感,花錢花時間所辦的研習往往不知所云,更有些老師是在「普通班」混不下去的老師,轉進了「特教班」。
大概說來,台北縣的特教環境與師資都優於台北市;而某些有心人士主辦的私人機構,水平則更勝過公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