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教育部補助經費調整教師授課節數其教育目標為何?請各位教育先進及同伴提供高見。
一、依實施要點目的而言: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減輕國民中小學教師每週授課節數負擔,增加教師備課時間,並調增導師費,特訂定本要點。
試問:
1.教師備課可以做什麼?
2.具體作為如何辦理?
深切體認社會環境對教育的不友善,在減輕負擔後,提升教學品質,協助學習不利或弱勢學生的學習效能提升是每位教師的殷切期盼,我們不想在減輕授節數後,認為這是理所當然應得的,我們需要的是具體的做法,讓教師專業知能提升,讓課程更活化,讓學生學習興趣,讓老師在教學中獲得更得的成就感,但這些都是需要教師自覺才能產生。是否在減授節數後,我們仍是一群社會環境敵視下的一群,我不願意,我需要的是有尊嚴的站在學生、家長、社會大眾面前。我減授節數後要做的具體方向為何?尚祈諸位教學先進及同伴們給我建議。謝謝!
對您的發言我深表贊同,具體可行的做法,每個學校、每個人看法不一,我覺得可從幾方面來做。
1.硬體設備:要有適合討論的辦公場所,及基本的設備。〈我們學校的教師辦公室尚未建置完成〉
2.定期舉辦「最精采的一堂課」發表會,把自己上的最精采,學生學習成效最好的一堂課,其中教學的小技巧與大家分享。
3.建立教師備課分享平台,這是個大工程,要時間和人力的投入,校長主任不要急著要老師做出書面資料,那只會又一次的流於形式跟應付而已,要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去討論對自己學校期可行又有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