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 函
機關地址:中壢市義民路53號2F
電 話:03-2811588
傳 真:03-2811996
聯 絡 人:高孟琳、陳惠心
受文者:立法委員陳學聖國會辦公室
速別:普通件
密等及解密條件:普通
發文日期:中華民國102年4月17日
發文字號:桃縣教工字第1020000034號
附件:新聞報導一則
主旨:請 貴委員督促教育部長實現「高中職不足之特教師資與經費
,一年內補足,即刻到位」之公開承諾,並協助反應十二年國
教相關問題,敬請查照惠復。
說明:
一、 感謝委員於日前(102年4月13日)假中壢高中舉辦十二年國教座談會,會中本會代表反應高中職缺乏特教師資與經費之問題,獲蔣部長當眾承諾年內即刻補足(參閱附件),萬望 委員能監督促其儘早實現,勿使政府官員之承諾跳票而失信於民。
二、 座談會當日受限於時間之故,本會尚有問題未能及時反應,茲整理如下,期能供 委員作為問政參考,並請教育部惠復。
1、 優質高中職認證過於浮濫,通過率高達九成餘,經各界批評後,教育部允諾檢討改進,惟如何改進卻未具體說明。審查標準如何修改?全部重審或部分重審?全國高中職端恐將陷入又一次惶惶不安的文書作業中!
2、 學生入學後,發生適應困難時,其「轉銜機制」為何?亦即就學區內同類或不同類型學校可否互轉?因遷徙之故,跨區轉學如何處理(依成績或依居住地就近原則)?其成績或學分如何採計或認證?現行政策焦點都集中在入學前之超額比序,卻對入學後狀況避而不談,教育部若有規劃為何從未見任何說明?
3、 特招班之課程受限現行課綱規定,最多僅有四節彈性選修空間,新的十二年國教課綱卻遲至105年2月始公布,試問103年即實施的特招,如何區隔或辦出各校真正的特色,或只是又淪為升學考試之窠臼或糖衣包裝?
三、本會政策研究部主任高孟琳,現為國立內壢高中教師,過去曾多次受邀參加教部研擬「高級中等教育法」相關配套措施或子法之委員會或座談會。然於今年教育部組織改造後,至今未曾接獲參加通知或諮詢,顯見行政單位業務銜接上出現嚴重落差。基層教師是最能掌握教育現場者,對十二年國教政策及相關法規之制訂,有不可或缺之重要性與必要性,望 委員亦能重視此問題。
四、委員為本會於立委選舉時公開推薦之優質人選,現又位於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之列,今後任何有關之教育議題,本會至盼能與委員密切合作,共同攜手為教育環境打拼,為國家未來希望而奮鬥。
正本:立法委員陳學聖國會辦公室
副本:本會理監事(e-mail傳送)、本會政策研究部
理事長 彭如玉
桃縣教產工034-附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