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1的家長,您好,您開端陳述的現象,是大多數人所想要的,無需特別套用在教師身上。至於有段文字,說實在也沒有必要把它特別突顯出來造成彼此的對立,說出這句話的人,想必他的涵養素質比您差,就別和這類的人計較。你我都共生存在這塊土地上,教育是百年大計,攸關整個社會,相信您也是和我一樣關心才會發言。
近幾年來不陌生的一個現象:挑起族群的對立。也常聽到:不要再挑起族群的對立。希望樓上各位大大及某些教師,不要發表挑起全家盟和教師會對立的言論,以免擴大到家長和教師的對立。
大家都知道「家和萬事興」的道理,國家要富強,經濟要繁榮,相對社會要祥和,像目前政黨的惡鬥,政治人物只關心選票,根本無心於國事,政治長期的空轉,經濟景氣越來越低迷,失業率、自殺人口數這些負面事件卻是持續攀升,這些問題不解決,大環境只有越來越糟。至於教育議題,教改的失敗,從未見教育當局去總檢討做出改進的策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個人不是反對修改教師法,而是覺得一個法案的修改或政策的決定,都必需經過全盤的考量,做中長期的評估,否則,對整個教育環境只會更加惡化,教育分政策面和執行面,政策面是教育當局的權屬,包括體制、課程內容…,而執行面的教師只是教學工作,以建構式數學、九年國教、一網多本…來說,這些都不是教師能主導的,卻不見立委、全家盟、人本、家長們對此有何異議。
換個角度來看,如果你有能力又是位教師,當教師的福利完全被剝奪又不受到尊重時,你還願意待下來嗎?不管任何職場的工作者,該給的還是要給,才能留住人才,大家都是要養生活,不是嗎?
台灣除了產業外移外,已有不少優秀的教授、醫師…等人才都往大陸發展,當工作環境變差自然吸引不了優秀人才及投資者,這種現象不僅是企業界,教育界都是一樣。做的不好,可以提出諫言建議,但不要因此抗言排他形成對立。
剝奪教師的權益,對於市井老百姓並沒有什麼好處,那些權益並不會因為我們去把它給摘拿下來,就會輪到己身。倒是總統副總統卸任後可以領終身俸,是一件極不合理、不應該的事(當四年總統就可以領終身俸,且是超高俸),這個議題卻不見立委修法把它給修正!
台灣自從77年埋下經濟走下坡的因子,各位可以去回顧歷史,把它從政治、經濟、教育三面總合歸納分析,從資料顯示加以分析深入思考,不難發現台灣究竟是從什麼時候走下坡,為什麼會走下坡。
請問:樓上各位大大,有所謂一人做事一人當,那麼「少部份的教師不恰當或過當言行,不該由全國教師來承擔。」不知這個論點是否正確?
社會各階層都存有不適任的角色,上自不適任總統、行政首長、立委、民代…公務員、校長、主任、教師、家長、丈夫、妻子…以金字塔型態來看,危害層面最廣的應該是最上層的那些…吧。
所謂:外頭一大堆人搶著當 "好老師 " 把換成:外頭一大堆人搶著當 "老師 " ,或許比較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