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5教育桃源電子報】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gmail.com
【教育隨筆】從懷念一位校長談起
文/ 張瓊方(本會高中職委員會主委)
我的第一所任職學校,是老牌學校高雄高工。雖然待的時間不長,但該校學生的熱情、同儕間的互助、學校氛圍的自由創新和諧,都讓我現在還懷念不已。
特別要感念的,是當時該校校長孫明霞校長。她讓我見識到一位校園領導者的胸襟與能力,以及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風範。讓我在教師職業起步時,就有一個典範豎立在前,而不至於偏離本心。
剛進雄工時,就知道雄工老師都很怕她。特別聽說如果有老師上課晚進教室,孫校長就會直接進教室等待,過10分鐘老師若沒來,就會逕自在教室日誌上簽上自己的大名。然後那位老師在課後,會收到校長室的邀請函,邀請至校長室「喝咖啡」。當時老師們很怕收到這張邀請函,也諄諄告誡我們這群新進小菜鳥,「上課絕對不要晚進教室五分鐘以上,否則進校長室可不是鬧著玩的!」
結果某一天早上,我就犯了這條規定了!還記得當天是第一節8:10的課,那節課要給學生考試,但是考卷還沒印好,所以我7:40就在油印室印考卷。無奈當天油印機跟我作對,弄了好久才搞定考卷,而那時已經是8:20了!
匆匆忙忙的我趕到教室。一進教室,就看到學生訕笑的表情。喔,你們知道的,高職小男生的那種促狹而又等著看好戲的表情。
「怎麼了?」
學生馬上七嘴八舌地回應了:「校長剛剛來了耶」、「校長剛剛問這堂課是誰上的」、「校長剛剛才走」、「老師你慘了唷,要被叫去喝咖啡了」……。
這些話轟的我腦子嗡嗡作響。緊張不已的我馬上衝到講台看教師日誌,赫然發現該堂課的簽名欄上一片空白。
怎麼回事?
上完課後,抱著必死的決心走回辦公室,準備接那張千斤重的邀請函。沒想到卻怎麼也遍尋不著什麼邀請函。
這這這這……現在是在演哪齣啊
懷著忐忑的心過了好幾日,才有老師代為轉告:校長知道我當天是為了印考卷而晚進教室,很辛苦又很認真,下次考卷給油印室阿姨印就好,不要自己印;以後不要再晚進教室了,這樣不太好。
當時我一方面感動於校長的體諒,一方面又深感自己的付出有被人看到。之後我有沒有再發生同樣的事情?沒有!而且我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更認真更努力了,因為知道努力有人會看到。當時自願接下第一屆的綜高社會科科召、自願做網頁設計比賽指導、自願爭取上綜高第八節(當時的職校風氣是不上第八節的,因此還被其他資深老師笑呢)。
孫校長這個小小的舉動,既達到改正教師行為的目的,又提升了一個教師無限的教學熱情。學校氛圍既沒有受到傷害,又讓教師轉而將正能量貢獻在學生中。得益的是誰?學校、學生、教師三方獲益!
來到桃園任教,特別是擔任工會幹部之後,見到更多形形色色的學校,卻發現校長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沒有我印象中的那麼親密互信,「整治教師」的手法往往如出一轍:通常都是老師犯了瑕疵,接著就要求老師必須寫自白書(或書面報告),而且這份報告還要寫到讓上面的人滿意,否則會一退再退。接著就揚言召開考核會,或者找一群主任開會討論這位老師的過錯。
整個過程就好像1960年代中共文革的批鬥一樣,要當事人自我批判、自我坦白、自我反省,接著還要接受群體批判與糾正。而這樣大張旗鼓、轟轟烈烈的鬧了一場劇後,最後會發現不過是芝麻綠豆大的小事而已,耗費學校資源不說,老師往往被弄得精疲力竭,甚至教學熱情不再,最終退縮成只要完成法定責任就好,連一點聲音都不敢吭。
更糟糕的校長,甚至把校務會議當成個人批鬥大會,針對與他意見相左的老師逐一點名批評其「罪行」,完全不知道身為主席的自己除了嚴重違反會議程序外,還成為眾人眼中的笑話,失去身為校長應有的高度,讓人不禁大嘆這些校長到底是怎麼了?
我不是非常理解為什麼校長大人們要用這樣的方式來進行所謂「矯正」教師們的行為,因為這樣的做法,或許會得到效果—就是讓大家噤若寒蟬,只做自己份內事就好。但試問,如果一個老師只做表面且法定的工作,然後什麼也不敢做、什麼也不敢承擔,遇事就趕快呈報上級裝死,沒有思考、沒有創新,當學校做法有明顯失當時也不敢幫學生爭取權益,唯恐多做多錯—如此士氣低迷的學校對學生有什麼幫助?
當第一線的老師失去教學熱情,這間學校就只是一灘死水; 當學校只變成一言堂,這間學校就失去了發展的動力。得利的是誰?不知道,但最終受害的一定是學生!
行文至此,愈發懷念起孫明霞校長,她真是個有大智慧與大格局的前輩呀!願桃園多出幾位像她一樣的校長,那是學生之福,老師之福!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網站:http://www.teu.org.tw/
會址:中壢區義民路53號2樓
電話:03-2811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