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前-法案廉價大清倉」?!
全國教師會急著「保蘇」?還是保「教育」?
文/縣市教師會聯合記者會新聞稿 2007/03/16
●基層縣市教師會呼籲:全國教師會主事者勿為累積蘇揆政績,犧牲教育與教師!
●我們譴責:全教會的主事者拿著教育的專業、教師的權益當作籌碼,去參與2008總統大選的豪賭!!!
●我們主張:
一、重大教師權益與教育政策應舉行教師公投!
二、教師組織應設立旋轉門條款:全國教師會會務幹部三年內不得擔任政府部門公職!
<DIV align=center>前言: 全國教師會自目前理事長上台後,面對粗糙的教育政策與權益,在多次的公開場合之發言、態度與作法,已讓基層教師對全國教師會存在的價值,燃起信心危機。再加上其與蘇揆在擔任前台北縣長時期的關係,確實令基層老師憂心:全國教師會是否已淪為蘇揆急於累積政績的背書工具?吾等,為教師會的永續發展為免信心崩盤,不得不在此次臨時會員代表大會(17日),將全國教師會高層的面具揭開,還要請問全國教師主事者應保蘇貞昌2008的總統大位?或是忠實維護教師尊嚴與專業自主權? |
</DIV>
與民進黨關係交好的全國教師會理事長上台後,美其名是解決了社會爭議多時的教育議題,如零體罰入法、教師退休18%及課稅權益變革立法院ㄧ讀,宣告支持12年國教,但其對事件議題的看法與做法,卻過於決斷與急躁,枉顧民意與基層教師權益,並無助於教育問題的解決,亦未能忠實維護教師尊嚴與專業自主權。
讓我們逐一檢視這些重大且粗糙的教育議題,看全國教師會的主事者是以如何的做法與態度處理的!
一、十二年國教:
攸關全國學子的重大教育政策,尚在醞釀規劃中,蘇院長卻貿然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枉顧「配套不清」,沒有說要如何解決既有存在的問題,也沒有提出如何解決即將衍生的問題。諸如:
(一)目前高中職的設置並未均衡配置於各社區,如何達到「社區高中」的目的(如花蓮縣縣內七所高中職,有五所均設置於花蓮市內)?
(二)為求保障子女進入「明星高中」,家長只得在明星高中購屋置產,或轉進私立學校,但對於家境不富裕的家庭學生,就只能認命於教育政策的安排,縮減其「自由選擇權」!
在這樣的配套不清下,各界撻伐與質疑聲不斷,全國教師會竟在無內部會議討論程序下,理事長率然公開表態支持!960303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吳忠泰在公民眾意院的節目中,還不避諱的公開替蘇貞昌背書似的說「蘇貞昌的宣示就會做」....,.被主持人笑稱:「欸!你真的比較像教育部官員...」【註一】
教育是百年大計,豈能邊走邊打?豈能「細節再論」?豈能「之前講的都不算」?這樣根本就是「十二年國教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對於這樣粗躁的施政報告,全教會何以拋棄教育專業,急著公開「保蘇」?
二、零體罰入法:
民意調查有八成(80.2%)家長贊成適當的體罰作為管教方式之一,近九成(88.5%)家長認為需要建立明確的教師管教學生程序,有高達82%的教師認為應先釐清體罰與管教爭議。全國教師會的理事長無視於民意及內部基層教師的意見,竟公然以不實論斷來折害教師的專業自主權!其言論如:「許多高中老師尸位素餐,將管教學生的工作丟給教官;國中小的班級學生人數降到卅幾人,但仍有不少國中小老師不願多花心思關心學生,只靠教鞭管教學生。」【註二】
照理,校園的輔導與管教措施配套應先由教師團體與主管機關討論定案後,在修改相關法令規定。但現況是全教會急著配合「先射箭再畫靶」、「先立法再慢慢談配套」,讓校園師生陷入無所適從的困境!全教會坐視事先沒有任何配套的零體罰入法,難道只為求累積蘇揆政績?
三、在教師退休18%議題上,全國教師會主事者跳過會議決議「一、首選是不做改變:因18%已在85年2月做年資斷後。」【註三】,竟以教育部版本1.2基數作為努力的方向,甚至對於「18%信賴值不值得保護?」,在951228的公聽會上說:「.應就平等原則,考慮照顧是否有所過當?」【註四】,不為教師尊嚴努力捍衛,還落井下石!難怪會令基層教師懷疑:「除非全教會高層也已被政府賦予45年斂財3000億的任務,否則全教會沒有任何理由不在這件百分之百合情、合理及合乎國際標準的事情上面盡全力爭取」!【註五】
四、教師法惡修,可以悶聲十個月,蒙蔽基層教師,「教師評鑑」悄然一讀、委員會審查通過!
五、課稅權益變革上,明明配套是大會決議有疑義,媒體總是有「配套已談好」、「全教會對課稅案沒有異議」的新聞,令人不禁想問,難道這樣的新聞,會是媒體一再自行捏造的嗎?
綜觀全國教師會主其事者,在上次及本次臨時會員代表大會上,倉卒、急切的處理重大議題,不得不令人懷疑,這樣的處理方式是保師乎?是忠實維護教師尊嚴乎?急於解決的目的何在?是保蘇乎?替民進黨製造政績?還是替蘇貞昌鋪設通往2008總統大位的紅地毯? 對於只為累積政績的粗糙教育政策,人民有說不的權利,教師組織不該淪為背書的附庸,應該拿出教育專業與良心,善盡監督的責任!!!
●我們要求:
(一)重大教師權益與教育政策應舉行教師公投!
(二)教師組織應設立旋轉門條款:全國教師會會務幹部三年內不得擔任政府部門公職!
明日( 3月17日 )全國教師會將召開會員代表大會,多項重要教育政策與教師權益將被討論,是否會「法案廉價大清倉」?相信全國老師都在看!
連署人:新竹市教師會理事長鄭婈鈺、花蓮縣教師會理事長陳源豐、彰化縣教師會理事長廖銘潭、苗栗縣教師會理事長胡延龍、桃園縣教師會理事長彭如玉、清華大學教師會理事長彭明輝、台中縣教師會理、監事聯席會議全數通過決議連署、全國教師會大專委員會主委暨交通大學教師會理事長唐麗英。
新聞聯絡人:桃園縣教師會理事長彭如玉0952-461-367
------------------------------------------------------------------------------------------------------------------------
【註一】960303與960304之公共電視「公民眾意院」節目。
【註二】950903中國時報:『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吳忠泰指出,目前校園中流行二句諷刺中小學老師棄械的話,「高中職老師的鴉片是教官,國中小老師的浮木是教鞭。」許多高中老師尸位素餐,將管教學生的工作丟給教官;國中小的班級學生人數降到卅幾人,但仍有不少國中小老師不願多花心思關心學生,只靠教鞭管教學生。』。
【註三】「退休變革因應小組(六)」會議記錄
會議日期: 95年9月15日 (星期五)下午一時卅分至二時卅分
會議地點:本會會議室
出席人員:吳忠泰、楊秀碧、葉慶龍、陳銘彬、郭榮祥、胡朝琴、陳源豐、黃建勳、李榮富、黃清松,共十名。
請假人員:徐源凱,共一名
列席人員:陳芊吟、羅德水,共二名。
提案人:理事長
案 由:有關教育部新擬退休變革方案(18%案,如附件一),請討論本會立場。
辦 法:本會於95.09.14彙整會員代表就教育部新擬退休變革方案之意見(如附件二)。
決 議:一、首選是不做改變:因18%已在85年2月做年資斷後。
二、不得已時接受,但同時要求:(1)政府道歉、(2)追究行政責任、(3)89年前退休且年資在30以下者可以少減或不減、(4)軍公教一體適用。
三、 如有他案更合理,也可考慮接受。
【註四】請見 96年12月28日 「十八%改革公聽會」---退休公教人員一次退休金及公保養老給付優惠存款改革方案暨其推動情形公聽會。
【註五】請見全國教師會大專委員會「全教會只需要盡全力做一件極其合理的事!」
【註六】請見 2006/11/10 工商時報「…教育部國教司表示,全國教師會、全國縣市政府教育局在密集開了十次的討論會之後,終於在最近完成整個配套方案,..」。
2006-11-11 /聯合報「以教育部為例,已經和全教會、各縣市教師會溝通完畢,配套措施已有共識」,
2007.01.09工商時報「…由於全教會等教師團體對該案都已沒有異議..」。
======================================
●東森新聞報
枉顧基層教師權益只為了「保蘇」? 基層教師批全教會
2007/03/16 19:33
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保蘇還是保教育?多個縣市教師會今(16)日抨擊全教會為政府的政策背書,美其名是解決爭議多時的教育議題,但因手法過於決斷和急躁,枉顧民意和基層教師權益,因此,縣市教師會除要求涉及重大教師權益和教育政策應舉行公投外,還呼籲教師組織要設立旋轉門條款。
包括新竹縣、花蓮縣、彰化縣、苗栗縣、桃園縣、台中縣等縣市教師會今日共同舉行記者會,批評與民進黨交好的理事長吳忠泰上任後,看似解決備受爭議的教育議題,但手法過於粗糙,且無顧基層教師的權益,例如零體罰入法、教師退休18%及課稅權益變革立法院一讀以及宣告支持12年國教。
桃園縣教師會理事長彭如玉提到,基層教師期待對教育政策有更多討論空間與平台,但全教會竟力挺政府粗糙教育政策。她說,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宣布要推動12年國教,繼沒有解決現有的問題,也沒有相關配套,但全教會拋棄教育專業,急著公開「保蘇」。
此外,彭如玉更進一步表示,調查發現有高達8成的家長贊成要適當的體罰作為管教方式之一,且有8成2的教師認為要先釐清體罰與管教爭議。但全教會急著配合政府的政策,無視沒有任何配套的零體罰入法,縣市教師會質疑只是在累積蘇揆政績。
彭如玉指出,吳忠泰還曾在公視節目中表示公開替蘇揆背書,言論甚至被主持人調侃「比較像教育部官員」。因此,縣市教師要求全教會應設立旋轉門條款,高層幹部3年內不得擔任政府部門公職。
對此,吳忠泰說,縣市教師會代表所提出的觀點都屬個人言論。而全教會副理事長楊秀碧則表示,全教會明(17)日將要舉行臨時會,基層教師可以提出討論。
------------------------------------------------------------------------------------------------------------
●聯合晚報
12年國教 教師促公投
7教師會明提案 諷全教會理事長跟蘇"眉來眼去"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2007.03.16 03:16 pm
「十二年國教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七個教師會組織反對為蘇貞昌「十二年國教」、「零體罰」等政策背書,明天將在全國教師會代表大會上,提案要求重大教育政策應進行教師公投。
全國教師會明天將召開臨時會員代表大會,新竹市、桃園縣、苗栗縣、台中縣、彰化縣、花蓮縣等縣市及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教師會,將連署提案,訴求重大教育政策應進行教師公投;並主張教師組織應設立「旋轉門條款」,要求全國教師會幹部三年內不得擔任政府部門公職。
蘇貞昌提出十二年國教等政策後,獲得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吳忠泰的公開表態支持,引發基層縣市教師的不滿。基層教師今天下午以行動劇諷刺吳忠泰跟蘇貞昌「眉來眼去」,並呼籲全教會切「勿以教師的權益作籌碼,去參與2008總統大選的豪賭」。
基層縣市教師會指出,「十二年國教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而且「配套不清」,教育是百年大計,豈可「邊走邊打」基層教師也抱怨「零體罰」政策,「先射箭再畫靶」、「先立法再慢慢談配套」,讓校園師生陷入無所適從的困境!
針對基層教師要求公投的訴求,全教會理事長吳忠泰表示,全教會目前沒有公投機制,國家也要有公投法才能進行公投;至於訂定「旋轉門機制」,吳忠泰則是樂觀其成,他表示,歷任全教會理事長從無一人卸任後轉任民意代表或官職,他也以此優良傳統為榮。
【2007/03/16 聯合晚報】
-----------------------------------------------------------------------------------------------------------
●中央社
全教會挺政府政策 縣市教師會:犧牲基層權益
中央社 2007-03-16 16:39
(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十六日電)多個縣市教師會今天下午召開記者會,抨擊全國教師會力挺「粗糙」的政策,卻罔顧基層教師權益,質疑全教會高層是「為蘇揆前進總統府鋪紅地毯」。全教會則回應,明天將召開臨時會員大會,基層教師若有任何問題,可提出討論。
立法院去年十二月通過校園零體罰納入教育基本法,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年二月下旬宣示十二年國教將全面啟動。桃園縣、新竹市、苗栗縣、台中縣、彰化縣、花蓮縣教師會以及台灣大學、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教師會召開聯合記者會,批評全教會力挺政府粗糙教育政策,卻罔顧基層教師權益。
桃園縣教師會理事長彭如玉點名全教會理事長吳忠泰與執政黨關係交好,自吳忠泰上任後,「美其名為社會解決爭議許久的教育議題」,包括「零體罰入法」,以及教師退休18%問題以及教師課稅相關法案在立法院一讀,全教會也宣布支持十二年國教,但吳忠泰公開言論卻過於決斷急躁,罔顧民意與基層教師權益。
彭如玉說,基層教師期待對教育政策有更多討論空間與平台,更期待制訂政策過程中納入基層教師意見,以十二年國教為例,許多基層教師擔心配套不完整,但吳忠泰曾在公視節目中公開替蘇揆背書,言論甚至被主持人調侃「比較像教育部官員」。
她說,十二年國教是基層教師關心的重大議題,吳忠泰多次向媒體公開表示支持意見,但明天全教會臨時會,卻不見吳忠泰提案討論,基層教師質疑,吳忠泰為何拋棄教育專業,急著公開「保蘇」,是否是為蘇揆鋪一條前往總統府的紅地毯?
彭如玉說,基層教師要求,全教會應設立旋轉門條款,高層幹部三年內不得擔任政府部門公職,以免基層教師權益被全教會高層幹部草率拍賣。
吳忠泰下午接受訪問時則表示,以蘇揆的個性,只要宣示做一件事,就是要做到好為止,既然蘇揆宣布推動十二年國教,站在全教會立場,當然是協助政府將政策做到盡善盡美。
吳忠泰也質疑,出席下午記者會的縣市教師會代表所提出的觀點都屬個人言論也過於斷章取義,是否經過地方教師會連署同意?
全教會副理事長楊秀碧則表示,基層教師若有意見,都可在明天的臨時會上提出討論。
教師會代表 批全教會太綠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2007.03.18 03:14 am
全國教師會內訌愈演愈烈,部分縣市教師會代表昨天到全教會辦公室門口貼「封條」,指責理事長吳忠泰曾是北縣教師挺扁會長,和教育部官員走太近,失去中立角色。
吳忠泰說,兩千年總統大選時,他的確挺扁,但陳水扁提出的教育政見後來跳票,他罵得比誰還凶。他強調絕非綠營附庸,對部分教師會代表太過政治化,深表遺憾。
全教會昨天舉行臨時會員代表大會,桃縣教師會理事長彭如玉和部分會員代表,到全教會門口示威,在拉下的鐵門貼「封條」,質疑全教會和政府唱和,推動零體罰立法及十二年國教等政策,是急著「保蘇」,或「保教育」?
【2007/03/18 聯合報】
----------------------------------------------
●中央社
質疑立場不公 地方教師會槓上全教會
中央社 2007-03-17 19:47
(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十七日電)部分地方教師會成員質疑全國教師會立場不公,頻為政府政策護航,卻犧牲基層教師權益,繼昨天召開記者會抨擊後,地方教師會成員今天在全教會辦公室門口貼上封條抗議,全教會則因召開臨時會,辦公室空無一人,大門深鎖。
桃園縣教師會等地方縣市教師會昨天召開記者會,質疑全教會理事長吳忠泰為「親綠人士」,與執政黨關係交好。桃園縣教師會理事長彭如玉說,吳忠泰曾於2000年時,擔任「北縣教師挺扁會會長」,行政院長蘇貞昌擔任台北縣長時,也與吳忠泰過從甚密。
地方教師會表示,吳忠泰最近頻為政府政策說好話,卻犧牲基層教師權益,而全教會立場也不代表基層教師心聲。
他們要求全教會針對重大議題對外發言時,應事先舉行教師公投,也應設立「旋轉門條款」,全教會高層幹部卸任後三年內,不得出任政府相關職務,以免基層教師權益被全教會「拍賣」。
全教會今天召開臨時會,地方教師會要求「教師公投」與「旋轉門」兩案,列為重要議案提前討論未果,因此繼昨天的記者會公開抨擊後,今天前往全教會辦公室抗議,除了演出行動劇諷刺,也在全教會辦公室大門上貼上封條。
有關地方教師會的提案,全教會理事長吳忠泰會後接受訪問時指出,「教師公投」牽涉章程修訂,以及對「重大教育議題」的定義,因此將由全教會理事會研議是否適合舉行;另民間團體無相關罰則約束,「旋轉門」案今天擱置。
提到基層教師的批評,以及是否與執政黨高層交好,吳忠泰說,他的確擔任過教師挺扁會會長,但當年的時空氣氛,包括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在內,有許多知識份子期待政黨輪替,但隨著競選承諾一再跳票,他也公開批判政府,「罵阿扁也不遺餘力」,部分教師批評他與執政黨高層交好,並不公平。-------------------------------------------------------------------------------------
●TVBS新聞
批全教會挺蘇 基層教師爆口角
2007/03/17 18:38 記者:古彩彥
代表全國20萬名老師的全教會,今天為F12年國教引發內鬨,原因是理事長吳忠泰在蘇貞昌,宣布實施12年國教之後,沒開過會員大會,就率先支持這項政策,引發不滿,基層教師痛批吳忠泰利用職權挺蘇,兩派人馬還在今天會員大會的場外吵了起來。
基層教師代表:「你也可以去抗議啊!」基層教師代表:「要站在專業教師的立場,你保護教育,你保護我們的教育。」
痛批全教會「惡霸」,基層教師在會場門口爆發口角。基層教師代表:「你們用會員代表大會強姦民主,把20萬老師權益全部犧牲掉!」基層教師代表:「不要只保一個蘇貞昌!」
原來全教會理事長,沒開過會員大會,就公開支持行政院長蘇貞昌提出的12年國教,引發不滿;十幾名來自全省各地的教師,憤而退席,不開會了,直接殺到全教會辦公室抗議。抗議老師:「教師公投!」抗議老師:「全教會高層幹部。」抗議老師:「不當官!」
門口被貼上2張大大的封條,象徵公信力沒了。桃園教師會理事長彭如玉:「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公開說,蘇貞昌只要宣示了,他就一定會做,不應該淪為背書的工具,謝謝,謝謝。」
到底有沒有以職務之便挺蘇,理事長澄清。全教會理事長吳忠泰:「在我的任期內我只有一次,在我們降低班級人數會議,見過蘇院長。」
12年國教到底要如何推動,爭議一大堆,現在全教會為了挺不挺蘇貞昌,引爆衝突,從教育變成了政治事件。
-----------------------------------------------------------------------------------------------
●國語日報96/3/18
全教會理事長罷免案未通過
今年將改選理事長的全國教師會,昨天舉行臨時會員代表大會。部分縣市教師會急教授質疑理事長吳忠泰為十二年國教等政策護航,讓全教會淪為政治附庸,提出罷免理事長以及譴責相關會務人員兩項提案,投票結果兩項提案都未過關。(楊昭瑾)
-----------------------------------------------------------------------------------------------
●自由時報96/3/17
支持政策?全教會鬧內訌
記者申慧媛/台北報導
全國教師會今天召開臨時會議,部分教師會成員昨天報內訌,以行動劇抨擊現任理事長吳忠泰上台後,在沒有完成配套下,同意教育部推動十二年國教、零體罰入法、教師退休十八%改革方案及課稅案等法條立院一讀,決斷過於急躁,且枉顧基層教師民意和權益。他們主張推動重大教育政策應行教師公投,並提議設立會務幹部三年內部擔任政府部門公職的旋轉門條款,以杜絕利益交換。
不過全教會副理事長楊秀碧則為吳忠泰抱不平指出,全教會運作非常民主少數成員的評價並非事實,且對吳忠泰個人不公平;吳忠泰強調,自己的言行並無不當,只不過被媒體引申為批評他人,造成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