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校長遴選「黑箱+『三保』」!
匿缺+保證遴選成功、保證不下台、保證安然退休!
哀!桃園縣校長遴選制度已死!
文/桃園縣教師會新聞稿
桃園縣校長遴選剛落幕,看似民主的背後,卻是掛羊頭賣狗肉--玩假的!
校長好壞,決定學校命運。根據「國民教育法」規定,國中小校長採任期制,任期一任為四年。在同一學校得連任一次。校長有不適任之事實,經該管教育行政機關查明確實者,應予改任其他職務或為其他適當之處理。而事實上,自民國88年國民教育法修正通過之後,這八年來,我們發現,桃園縣政府的校長遴選制度越來越像校長的「福利保障制度」!校長幾乎不會下台,也保證遴選成功,尤其觀察近年來桃園縣政府所辦理的的校長遴選,根本就是「三保制度」──保證遴選成功、保證不下台、保證安然退休!甚至有些學校的校長缺額被黑箱處理,校長遴選委員會的委員根本就是橡皮圖章:
●●●桃園縣校長遴選有三保●●●
第一保:保證遴選成功--大校、小校換一換,何處落腳事先喬!
第二保:保證不下台--校長出事縣府罩,投訴抗議都無效,回任教師?開玩笑!
第三保:保證安然退休--不幸出事快落跑,保住位子最重要!安安心心做到老!
桃園縣的校長遴選分三階段辦理,第一階段幾乎是保障現任校長連任,若沒有連任的校長,也會「很順利」地任職於其他學校;既然保障當選,也就無法淘汰不適任校長。而候用校長基於「倫理」,通常都不敢在第二階段登記,因為第二階段仍有許多資深現任校長參選,只能到第三階段,幾乎所有資深校長都已經找到任職學校,候用校長才會參選。
據實際參與校長遴選委員會的委員們表示:遴選委員會中最弔詭的是,所有出缺學校最後皆只有一名校長出線,而且票數十分集中,其它校長幾乎沒有同意票。如果不是事先「喬」好,教授代表、家長代表、行政代表及校長代表們,如何在桃園縣教育局提供的資料如此貧乏之下可以做出如此【精準】的抉擇?而且「很巧」的都是【高共識】下每校皆由一位校長出線。不禁令人質疑,為什麼除教師代表外,其他的票數會如此集中?每位校長不衝突,各自安排出路。
幾年來,每到校長遴選季節,要求見教育局長、帶禮物見家長會長、要求見當地議員…的傳聞滿天飛,也讓許多校長在遴選季節疲於奔命--所為無他,只為「喬位子」而已!
至於有爭議、被人舉發不適任的校長,桃園縣政府根本沒有勇氣處理,還拼了命為這些校長保住校長位子,要不然就請他們「榮退」、避風頭!
這些人還在當校長:
● 91年永福國小校長鄭鳳珠【2002-06-06/聯合報/20版/桃園綜合新聞】:近百名大溪鎮永福國小家長與學區居民,本月三日連署陳情,質疑八月一日將上任的校長鄭鳳珠操守、辦學成效欠佳,反對縣教育局將不適任校長「丟」給永福國小。【鄭鳳珠目前仍擔任永福國小校長】
● 91年興仁國小校長趙灌蓉:中壢市興仁國小違法不續聘懷孕女教師林孟蓉引發爭議案,菁監察院調查,對興仁國小與桃園縣教育局都提出檢討,興仁國小僅依教師服務意願調查書即不發聘書,欠缺法規依據侵害教師權益,教局未積極解決致紛爭擴大,怠忽職責。【趙灌蓉目前擔任新埔國小校長】
● 92年山頂國小校長江幼綿【2003-12-25/聯合報/B2版/桃園縣新聞】:龜山鄉山頂國小校長江幼綿,在擔任全國運動會場地組組長期間,以內定廠商的方式,迴避公開招標,改採限制比價,將二千多萬元的工程指定給廠商承作,桃園地檢署昨依貪汙罪將她起訴,並求刑十二年。又山頂國小多名教師日前向縣政府教育局陳情,指校長江幼綿情緒管理失當,不適任,這些老師指江幼棉在校言語、行徑異常。【江幼綿目前請長假中?】
● 94年仁和國中校長羅新炎【2005-09-14/聯合報/C7版/教育】:將課業輔導費列在註冊單中,是變相強制違法收費。
● 95年八德國中校長於家榖【2006-04-07/聯合報/C2版/桃園縣新聞】:八德國中英數幽靈班,被檢舉實施抽離式教學,變相違法能力分班。
● 95年楊光國中小校長曾學征、會稽國中校長簡如姬(2006.05.12中國時報 ,自由時報):違背法令,以莫需有的理由,違反法令,超額被退貨 老師變人球。
● 96年楊梅國中校長莊祿崇(2007.06.14聯合報,中國時報 ,自由時報)【為兒爭獎,大校長威脅小老師,連國罵都出口,違反教育人員應有之專業與品德】
這些人已經安然退休了!
● 88年瑞豐國小校長詹桂欉(中國時報 / 1999/05/04):瑞豐國小教師童展球控告校長違法被以教學不力未獲續聘童提控訴指教評會組織過程違法。【詹桂欉於89年8月在瑞豐國小以「校長」身分退休】
● 88年成功國小校長陳勁蒲(中國時報 / 1999/01/08):在上班時間喝酒、打架、傷人之行為,嚴重損害師道尊嚴,並對學校學生及整個社會造成極大負面影響,理應予以革職。【陳勁蒲於91年8月在新興國小以「校長」身分退休】
● 93年竹圍國中校長陳春輝(中國時報 C2/桃園新聞 2004/06/22):遭家長會點名不適任,近廿名家長到縣政府,請求撤換這名校長,指稱校長陳春輝上任,有關種種治校不合情理的事證,代理會長黃性城還當場下跪懇求,他們堅持縣教育局應以「不適任校長」來處理,如果六月底沒有滿意答案,會包兩輛遊覽車直接到縣府抗議陳情。【陳春輝已於同年以「校長」身分退休】
● 95.年大漢國中校長蔡丁遺【2006-10-18/聯合報/C2版/桃園縣新聞】:大漢國中家長會長李德忠質疑,校長蔡丁遺壟斷家長委員會帳戶、學校私吞公款。【蔡丁遺於96年8月在大漢國中以「校長」身分退休】
這些校長被投訴不適任,而桃園縣政府仍然可以視而不見,桃園縣遴選委員會不僅沒有發揮「遴選」、「淘汰」的功能,反而是一套保障校長的制度,甚至保證安然退休,這套制度,讓校長成為「萬年校長」!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說:「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什麼樣的學校;有什麼樣的學校,就會教出什麼樣的學生。」桃園縣政府連處理不適任校長的道德勇氣都沒有,只是一昧的為校長找位子、找出路!桃園政府為了校長的位置(位子)可以犧牲教育,容忍「違法」、「不適任」校長繼續存在於校園中!
請問我們的學生將從桃園縣政府和這些校長身上學到什麼?--只要和官員搞好關係,所有的違法都將成為合法?所有的不適任都會變成適任?
●●●桃園縣校長遴選黑箱匿缺●●●
桃園縣校長遴選,我們看見的只是「為校長找好位置」,不是「為學校找好校長」,復興鄉有多所學校長期沒有校長,今年校長遴選作業已於7月12日作業完畢,除了復興鄉的數所學校沒有遴選校長之外,更增加兩所沿海區的學校(新屋國小、育仁國小)沒有校長!
桃園縣政府甚至沒有將這些學校的缺供桃園縣校長遴選委員們作遴選投票的動作,而是先讓這些弱勢地區學校的「校長缺」開天窗,然後再找人代理?!--這根本就像學校校長對教師缺額「匿缺」一樣!我們強烈質疑:「學校沒有校長」是桃園縣政府刻意讓候用校長儲訓人數不足,犧牲弱勢地區的教育!桃園縣政府有沒有省錢辦教育?有沒有將校長遴選黑箱「匿缺」好圖利特定的人?可以請大家看看!
桃園縣校長遴選不僅黑箱匿缺還有「三保」制度,可憐的遴選委員也長期淪為橡皮圖章!--哀!桃園縣校長遴選制度已死!
桃園縣教師會96.7.18
新聞聯絡人:行政組長范姜仲宇0935617120
理事長彭如玉0952461367
===============================================================================
感謝以下媒體關心並報導「桃園縣校長遴選「黑箱+『三保』」!哀!桃園縣校長遴選制度已死! 」議題:
●立報960719(第一版)
偏鄉沒校長 老師批匿缺不補
【記者嚴文廷採訪報導】校長是學校的執行長,政策的推手,至關重要。可是,今年9月開學後,桃園縣將有7所偏遠小學沒有校長。對學童而言,老師經常流動、教育資源不足,再加上沒校長,他們的學習處境可謂雪上加霜。桃園縣教師會昨天召開記者會,抗議桃園縣政府校長遴選不公,只有看到為校長找好位置,不是為學校找好校長。
桃園教師會理事長彭如玉質疑教育局省錢辦教育,犧牲偏遠地區學生的權益,她舉例,光華與三光國小位於兩個山頭,校長如何兼顧?復興鄉的5所偏遠小學一直都是採用兼任校長,無法顧及原住民孩子的教育。
桃園縣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復興鄉教學資源整合已5年,一直是由鄉內5位校長兼任,新屋與育仁兩所因為今年校長退休人數較多因而出缺,將由督學代理。
彭如玉認為,教育局刻意在校長遴選會議上隱匿缺額,加上培訓預備校長人數不足,造成缺校長的學校越來越多,犧牲弱勢地區的教育。
桃園縣教育局學務管理課長劉廉法表示,復興鄉出缺5名校長是因為實施教學資源整合,由鄉內的校長兼任,教師會提出的都是舊資訊,並強調每年補助每校2千萬並沒有因此減少。張明文說,兼任的校長有考量到兩校之間的距離,教育局已盡力做到最好。由於偏遠山區小學都是採用住宿,未來會推動低年級在一所學校,高年級在另一所學校,讓教學資源能得到充分利用。
彭如玉認為,與其他縣市相比,桃園縣儲訓校長人數明顯偏低,台北縣儲訓校長人數是缺額的4倍,反觀桃園縣幾乎都是有多少缺額就有多少儲訓校長,因此才會出現沿海兩個國小沒校長的狀況。她認為,教師的淘汰機制因為有太多流浪教師的爭取而健全,但是校長的缺額卻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沒有競爭,如何幫學校找好校長?
張明文表示,桃園縣採用精兵政策,希望重質不重量,讓每個校長都有能力把學校辦好,與其他的縣市走遴選淘汰的方式不同,不希望因為量的增加造成質的下降。張明文表示,今年9月招考儲訓校長時會補足名額,他透露,新屋國小是百年老校,地方意見希望不要讓沒經驗的新校長到任,先由督學代理,再花時間尋覓更好人選。
============================================================================
●中國時報 2007.07.19,C2版
外傳2校匿缺不報 教師會批 校長遴選有弊
黃文杰/桃園報導
國中小校長遴選作業結束,卻傳出兩校「匿缺不報」,縣教師會質疑校長遴選有弊端,「遴選制度根本是玩假的」,不過縣教育局澄清,單純是候用校長培訓速度遠不如校長退休。
縣教師會理事長彭如玉昨攤開今年全縣國中小校長異動名單,從現任校長申請續任、遴選到他校、初任校長派任相加,扣除核准退休,赫然發現,平地如新屋與育仁國小兩校,霞雲、奎輝、高義、三光與高坡等後山地區國小,竟然沒校長。
尚未遴選 督學兼代
彭如玉說,以新屋與育仁校長出缺為例,若沒有仔細核對,容易被矇騙,忘了還缺校長,新屋國小又不是小校,憑甚麼連初任校長也排除在外,最令人質疑是「尚未遴選,學校同仁已被告知會派督學兼代校長」。
她說,後山偏遠校長出缺不補,過去解釋是特殊個案,結果現在「校長兼任」變常態,試問偏選學生受教權可以忽視?教局說法是候用校長人數培養來不及,可以比照北縣1比4大量招考。
分校概念 統整資源
彭如玉提醒,如果供需不平衡,會造成不適任校長「沒退場機制」,關係好可以穩坐校長寶座,她以北縣有校長表現不良回任教師,桃縣沒有,這種回任教師警惕才是教育之福。
針對教師會抨擊,教育局澄清是誤會,復興鄉校長兼任兩校是為統整教學資源,希望用分校概念,兩校編制幫助原住民小朋友擁有更豐富課程教學實驗。候用校長人選精簡,則是寧缺勿濫,保持一定的教育品質,事實上,今年校長遴選審查資料包括辦學理念,課程教學創新,學校行銷,全縣教育服務等等,審查過程透明公開,不適任校長只要經過委員會同意就會予以淘汰,絕不會影響學生的受教權。
=================================================================================
●聯合報 2007.07.19
校長遴選遭抨擊 教育局反駁
教師會指復興5小學多年沒派校長張明文強調基於資源整合 以兼任方法行事
記者鄭國樑/桃園報導
桃園縣教師會昨天抨擊今年國中、小學校長遴選是黑箱作業,其中復興鄉5所小學已多年沒派校長,今年還是不派,教育局長張明文強調遴選是按制度公平作業。
張明文表示,復興鄉5所小學屬於山地學校,由其他校長兼任,是因為這些學校學生都不到100位,基於有效整合資源,發揮教育最大效益,才以山地鄉其他學校校長兼任的方法行事,絕不是為省錢,更不是教師會所指的「黑箱作業」。
教師會行政組長范姜仲宇以過去參加校長遴選經驗指出,遴選委員形同橡皮圖章,名單早有內定,委員到選舉當天才拿到要異動的校長資料,內容只是簡單的基本資料,根本沒有時間了解校長在外的評價。
張明文反批絕非事實,今年遴選委員會在籌備會議時,委員都拿到校長的資料,除了基本的學經驗背景,校長們還要提學校教學計畫、媒體行銷、全縣教育服務等資料,遴選委員有足夠的時間打聽、討論。
教師會再指出桃園縣每年招考的候用校長名額太少,很容易發生校長出缺,沒有校長可派的情形,今年育仁、新屋國小校長都調其他學校,教育局竟然沒報缺,有候用校長也沒派,直接派督學暫代。張明文說,新屋國小原校長鄭詩釧因為個人意願,希望改調班級數較少的上田國小,教育局和家長會溝通後,考量有經驗的校長都已經派完,才決定由督學暫代,至於育仁國小,也考量有減班問題行政作業繁瑣,暫由督學代理。
【2007-07-19/聯合報/C1版/桃園‧教育】
===========================================================================
●自由時報960719星期四
國中小校長遴選 教師會批黑箱作業
﹝記者陳文正/桃園報導﹞,A13版,桃園焦點
桃園縣國中小學校長遴選剛結束,桃園縣教師會昨天抨擊遴選作業是黑箱作業,一名曾擔任遴選委員的老師還自承只是橡皮圖章;教育局長張明文則強調,現行遴選作業已運作六年以上,遴選委員都是自己獨立行使職權。
去年是桃園縣校長遴選委員的老師代表范姜仲宇批評,遴選委員的家長代表是指定家長會長,但教師代表卻是普選產生,且老師代表還要縣長圈選。
教師會理事長彭如玉也抨擊桃園縣校長遴選有三保-保證遴選成功,她質疑有事先「喬」好;出事校長有縣府罩,保證不下台,他並舉七個遭外界質疑的校長仍在當校長;保證安然退休,她也提出四個遭指控的校長已安然在校長任內退休;她並說,復興鄉有多所學校無校長,今年新屋及育仁國小也找不到校長,根本是匿缺!
張明文強調,遴選委員都是獨立運作,教育局不會介入「喬」名單而教師會所指的校長,只要符合教師法的規定,該解聘的就該解聘,但這些校長目前並不符合解聘要件。
新屋、育仁兩國小是因一年前考取候用校長人數少於今年退休校長所產生,教育局已指派督學代理校長,而復興鄉部分學校由他校校長兼任已五年,則是為整合行政及教學資源,讓人力可以互相交流,都非匿缺。
張明文還解釋,家長會長原本就是由各家長推舉,與教師代表產生方法一樣;且各種代表都是有兩倍名單由縣長圈選,非只有教師代表。
==========================================================================
●北健有線電視地方新聞
校長遴選落幕 教師會發聲質疑不公
管瑞平 桃園報導/2007/07/18
手中拿著事前做好的道具牌位,教師會人員用它來諷刺桃園縣的校長遴選制度已死!桃園縣教師會理事長彭如玉指出,今年校長遴選作業在日前結束,結果包括復興鄉以及沿海地區有多所學校,都沒有校長,懷疑縣府不是省錢辦教育,就是刻意藏匿缺額討好特定人士。
教師會找來曾經參與遴選作業的教師代表,他指出,外縣市的遴選委員都是在三天前就拿到所有參與遴選校長的資料,包括個人履歷、校務評鑑表與辦學計畫書等,但是他參加95學年度遴選作業卻是到現場才拿到資料,根本來不及消化,整個過程疑似黑箱作業。
此外,教師會也列出一長串曾經惹出爭議事件的校長名單,批評縣府缺乏針對不適任校長的淘汰機制,一旦當上校長幾乎不會下台,也保證遴選成功,而遴選委員也淪為橡皮圖章。對於教師會的種種批判和指控,縣府教育局強調一切過程公開透明,雙方各說各話。
教育局提澄清 強調遴選過程透明化
管瑞平 縣政府報導/2007/07/18
五年來,復興鄉十所偏遠學校,始終只有五位校長,即使今年校長遴選作業結束,還是呈現一位校長同時兼任兩所學校的特殊情況,教師會質疑縣府隱匿缺額不公開,黑箱作業,但是教育局長張明文指出,這全是為了讓原住民學生的教育能有所突破。
張明文強調,偏遠學校規模小,全校師生不超過一百人,為了維持校務運作,幾乎所有老師都得負擔行政工作,如果從校長兼任兩校的模式發展,將可推動兩個小學校的行政工作,例如人事、總務或是教學課程以及其他研習、活動等一起規劃整合,就能發揮更大的效果。至於校長遴選的作業過程,從第一次籌備會議就已經將詳細資料發給所有委員,應該有很充裕的時間,深入了解每一位校長。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對於不適任的校長,隨時可以加開遴選委員會,做出相關處置,避免“萬年校長”的不合理現象,至於今後也將加強候用校長的培訓工作,來因應臨時有校長申請退休,無人可接棒的窘境,只是校長遴選作業才剛落幕,就遭到教師會的無情批判,張明文顯得有些無奈。
=================================================================================
●北桃園有線電視地方新聞
校長遴選有瑕疵? 教局澄清不可能
桃園縣校長遴選才剛落幕,教師會就在第一時間直批遴選制度根本就是玩假的,質疑教育局不是匿缺不報,就是偏遠地區校長一人兼任兩所學校情況氾濫,對此,教育局長張明文澄清,復興鄉校長兼任兩所學校是為了統整教學資源,希望用分校概念,兩校編制幫助原住民小朋友擁有更豐富的課程教學實驗,而候用校長人選精簡則是寧缺勿濫,保持一定的教育品質。
謝祥齡 攝影 / 謝祥齡 採訪 ( 2007/7/18 )
從六月份開始,一連四波的校長遴選制度才剛落幕,卻在這時候傳出教師會質疑教育局根本就是黑箱作業,只要校長在事前喬好換校事宜,遴選委員會的評選制度只是蓋橡皮圖章,通通都是玩假的。曾經在去年擔任遴選委員的范姜仲宇就說,台北縣針對校長遴選都會事前給足審核資料,並且提供就學計劃書,反觀桃園縣審核過程卻是相當草率。(訪 委員)
對此,教育局長張明文提出澄清,今年校長遴選審查資料包括辦學理念,課程教學創新,學校行銷,全縣教育服務等等,審查過程一切透明公開。教育局的說明,並沒有化解教師會的質疑,拿著象徵校長遴選制度已死的靈位招牌,教師會理事長彭如玉要求教育局不要在弱勢地區的學校大開校長缺找人代理。(訪 理事長)
候用校長不是不足,因為儲備人數跟開缺人數完全成比例,不像其他縣市候用人選多是因為教育局寧缺勿濫,而復興鄉校長一人兼任兩所的原因就是希望統整行政資料,在不浪費過多人力之下,幫助原住民小朋友擁有更豐富的教學資源,以分校概念,兩校編制的規模提昇教育品質。(訪 局長)
教育局長張明文一再重申,不適任校長只要經過委員會同意就會予以淘汰,絕不會影響學生的受教權。
NTY記者 謝祥齡 攝影 / 謝祥齡 採訪 ( 2007/7/18 )
============================================================
●自立晚報
桃園縣教師會抨擊桃園縣校長遴選「黑箱+『三保』」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桃園縣教師會19日指出,校長遴選剛落幕,看似民主的背後,卻是掛羊頭賣狗肉-玩假的!桃園縣教師會理事長彭如玉抨擊,桃園縣校長遴選有三保:第一保:保證遴選成功!第二保:保證不下台?第三保:保證安然退休!
彭如玉感慨表示,校長好壞,決定學校命運。根據「國民教育法」規定,國中小校長採任期制,任期一任為四年。在同一學校得連任一次。校長有不適任之事實,經該管教育行政機關查明確實者,應予改任其他職務或為其他適當之處理。
而事實上,自民國88年國民教育法修正通過之後,這八年來,我們發現,桃園縣政府的校長遴選制度越來越像校長的「福利保障制度」!校長幾乎不會下台,也保證遴選成功,尤其觀察近年來桃園縣政府所辦理的的校長遴選,根本就是「三保制度」──保證遴選成功、保證不下台、保證安然退休!甚至有些學校的校長缺額被黑箱處理,校長遴選委員會的委員根本就是橡皮圖章:
桃園縣的校長遴選分三階段辦理,第一階段幾乎是保障現任校長連任,若沒有連任的校長,也會「很順利」地任職於其他學校;既然保障當選,也就無法淘汰不適任校長。而候用校長基於「倫理」,通常都不敢在第二階段登記,因為第二階段仍有許多資深現任校長參選,只能到第三階段,幾乎所有資深校長都已經找到任職學校,候用校長才會參選。
據實際參與校長遴選委員會的委員們表示:遴選委員會中最弔詭的是,所有出缺學校最後皆只有一名校長出線,而且票數十分集中,其它校長幾乎沒有同意票。如果不是事先「喬」好,教授代表、家長代表、行政代表及校長代表們,如何在桃園縣教育局提供的資料如此貧乏之下可以做出如此【精準】的抉擇?而且「很巧」的都是【高共識】下每校皆由一位校長出線。不禁令人質疑,為什麼除教師代表外,其他的票數會如此集中?每位校長不衝突,各自安排出路。
彭如玉表示,英國前首相邱吉爾說:「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什麼樣的學校;有什麼樣的學校,就會教出什麼樣的學生。」桃園縣政府連處理不適任校長的道德勇氣都沒有,只是一昧的為校長找位子、找出路!桃園政府為了校長的位置(位子)可以犧牲教育,容忍「違法」、「不適任」校長繼續存在於校園中!讓教育界不禁要哀!桃園縣校長遴選制度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