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樂不能在一班」所以在六年七班?!
文/政策組
桃園縣教育處三申五令禁止以管樂或國樂團的方式集中編班,所以要求「管樂不能在一班」,
竟然平鎮市復旦國小「校方解讀為不能在6年1班,所以編到6年7班,所以4至6年級的第7班就是管樂班」?!真的讓人傻眼!
復旦國小到底有沒有違反常態編班,將管樂團學生集中一班成為管樂班?請看看校長的回答就知道:「校長王亞賢澄清,學校並沒有成立管樂班,只是集中上課,才方便練習」?!
「王亞賢說,學校並未能力分班,「是管樂團,不是管樂班」,因為每天都要團體、分部練習,「為了方便練習,才排在一起」」?!---我們真不知道王校長的邏輯是什麼?還是有「上級」默許他如此做?
所以囉!如果復旦國小可以,為什麼國中就不可以?桃園縣政府教育處應該說說看!
================================================================
●聯合報《家長投訴》
管樂賽 復旦國小:6年級全參加
【記者楊德宜/平鎮報導】
署名「復旦國小6年7班家長」向本報投訴,指他的小孩就讀平鎮市復旦國小6年級管樂班,期待參加比賽,由於校方說今年要5、6年級擇優參賽,他的小孩壓力大到胃痛,「繳一樣學費,卻受到不同待遇」。
校長王亞賢澄清,學校並沒有成立管樂班,只是集中上課,才方便練習,根本沒有挑選學生不讓誰上台問題,投訴家長可能誤會上月24日的賽前測驗是淘汰賽,考試目的是告訴學生缺點在哪,在賽前2個月加強練習,還刻意不公布分數,就是避免學生比較。
投訴家長說,縣府教育處說「管樂不能在一班」,校方解讀為不能在6年1班,所以編到6年7班,所以4至6年級的第7班就是管樂班,他的小孩4年級努力考進管樂班,5年級沒選上比賽資格,原本寄望6年級可全員比賽的慣例,聽說今年起5、6年級擇優上台,小孩擔心被淘汰,變得情緒不穩、容易胃痛,看診得知是壓力造成。
王亞賢說,學校並未能力分班,「是管樂團,不是管樂班」,因為每天都要團體、分部練習,「為了方便練習,才排在一起」,而且練習費壓得比外面樂團低,由於12月就要比賽,所以找3名專業老師為學生評比,「是要讓學生知道缺點在哪,不是要淘汰誰」。
王亞賢說,管樂團的6年級學生才卅多人,比賽要59人,所以會從5年級選一半學生遞補,從未說過5、6年級將擇優比賽,「學生練這麼久,多辛苦,6年級一定全部上台」。
【2008-10-02/聯合報/C2版/桃園綜合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