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看來.......站在校長的立場,他為了學校的發展,籌措了很多經費來建設學校,努力為了
減少學校老師的工作量,盡量少辦無謂的活動,發展了學校的特色...這是他的專長,也是值得
我們肯定的地方。
雖然對於最近吵的沸沸揚揚的事情,很多老師非常不滿,但是想想如果你是校長,是否你會希望
自己的學校留住更多優秀人才,希望自己學校招攬進來的都是優秀的老師。就像企業家為了
招攬或留住優秀的人才,勢必以高薪來聘請這些人才一樣。如果你要不被社會淘汰,努力進步,
不要墨守成規,不要口水,把你的優秀表現出來。(這只是我的猜測,不是真正代表誰的想法。)
其實這是現實的社會,如果你的長官有這樣的想法,我覺得那是他個人意志,不需要為這樣的想法
斷然下評論一定是對或錯。
以老師的立場,我認真的付出心血在每個孩子身上,我負責的是每個孩子的教養,不是要辦什麼
華麗的活動,不是要精英化某些學生,我默默的付出,主任校長你們什麼都沒看到嗎?我們就不該
被獎勵,看起來就比那些記功嘉獎或是看起來比我們做更多事情的行政人員差嗎?身為教育人員
的你們怎麼可以那麼的自私的為了自己辦學的績效而刻意訂定一些不公平的條文,這樣真是某煞
了多年來盡心盡力在教學第一線的老師們啊........(這也是我的猜測,不是某人的想法。)我想老師
會這麼想也沒錯,這也是他的個人意志,也不需要去批判誰對誰錯。
總歸一句話,角色不同,立場也就不同,思考的方向也當然有異,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代表哪方絕對的對或絕對的錯。
問題出在這件事為什麼會擴大呢? 我想應該是態度問題。
第一,我所提過每個人都有個人的自由意志,每個人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正因如此我們才會有教育
要個別化,要因材施教的論調出現,提倡的是尊重個人,讓個體發揮他的專長...所以身為教育人員
的我們若自己都無法去接受跟我們想法不同的人,怎麼去教育孩子?所謂對事不對人。
第二,當你遇到跟你想法不同的人的時候,你是要爭辯還是要先靜下心來聆聽?
當你的學生們在為一件事情爭辯,你要他們繼續吵下去,還是請他們先安靜下來,想想自己哪裡錯了,在這件事情裡的角色如何? 那身為大人的你,自己遇到事情的表現是如何呢?
第三,當你覺得莫名其妙或是有當頭棒喝的感覺的時候,第一個反射動作是氣憤,不平,認為都是對方
的錯,拼命找出自己生氣的理由,還是先拋開情緒,想想為什麼對方會有這樣的舉動呢?
當你的學生哭著來找你說小明去找他的哥哥打他的時候,身為教育人員的你是直接打小明?還是去問
清楚小明為什麼要找他哥哥打人,想想小明為什麼不把這件事告訴老師或家長,要自己跑去找哥哥
來打人呢?是否要找到雙方互相問清楚想法和提供正確的解決途徑呢? 你喜歡聽到你的學生老是
跟你說"都是他的錯"這句話嗎? 那你受到挫折時,心裡想的也是"都是他的錯"嗎?
第四,當你的小朋友生氣的時候口出惡言,對人沒禮貌,或是一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就東嚷嚷西叫叫,
你會怎麼教他? 那你自己遇到不愉快的情緒時是跟小朋友一樣大聲叫囂,情緒性發言,暗中放劍
我行我素,還是集合理性的力量去找出最圓滿處理事情的方法?
以上淺見,只是希望教育界的夥伴們能夠眼光放遠一點,心胸寬懷一些,大家互相尊重,一起努力,傷害彼此是最讓人難過的事,如何創造雙贏的局面就要靠大家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