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我學校某位被老師們公認為花瓶的組長沒考上主任,真為各國中感到慶幸!
此人上級公文下來,要呈報業務成果,總是推給各領域召集人,將表格或公文印一份給領召,不管該業務與領域是否有關,直接命令領召必須繳交資料,還要將電子檔 mail給她,此人再把大家作的電子檔集合成一個大檔案,就是她的業績了。敘獎時所有的領召都沒份,從校長、主任、組長、幹事都有獎,實際做資料的領召沒有任何人獲獎。
為了讀書考主任,很多校內例行工作,不是舊檔案拿出來,年份改一下就發下來了,明明原活動場地已無法使用,地點卻照抄,仍在已轉為他用的場地辦活動,甚至忘了改年度就直接發下來;要不就直接把工作推給幹事、導師或領域召集人幫她做!
他連當組長的能力都不足,卻很會寫文章!這種人若考上主任校長,真是教育界的悲哀!幸好她筆試就沒通過!去年也一樣!
或許光會寫冠冕堂皇的文句,因為缺乏內涵,所以不被閱卷老師看好吧!
版上出現無數次的「小無」如何成為校長我不知道,但我所觀察到的事實,考上主任校長的人都很會讀書、考試,但有一部分人很投入在教育崗位上,卻因沒足夠的時間讀書,反而考不上;另有一些無心教學的人,一心只想考上主任校長做官去!
個人認為這個考試制度很不妥,該改革了!新北市與台北市早就不是單一途徑才能成為主任,也不是一日成為主任就一直做下去,連基隆市儲備主任的制度都比桃園進步。
桃園這種全憑考試選材,考上後若甲校做不下去,就託關係轉到乙校繼續當主任的作法,實在太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