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樓一的國中教師:
您說對了一半,是忠言逆耳也好,是行政忤逆也罷;同是教育界,最難教的是老師,最無可救藥的就是行政人員。
汲汲營營的踩在同仁的肩膀上,瞎扯自己是多麼的用心與創意,但”行政的良才”總是肆無忌憚的在消耗屬於教師的良知與良能。
不必舉證,因為我們同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養家活口。最近讀透了許文龍【零與無限大】的回憶錄,才深深感覺到:一個偉大的企業家何以如此的偉大。
如果名之為經營學校的校長們,能將經營的理念熟稔如「奇美」的風範,臺灣的教育便是有救。
開不完的會,數不清的邀約,最底層的教師的苦楚說也說不透。如果說,臨時之間上級說來參訪,做個樣子也不為過(其實我們本來就是這樣);但人家不來,卻是校長展翅呼喚,廣邀眾多親友結伴而來,這叫老師的日子怎麼過?
教育之道,本是平靜而優美,如果可以,請不要再戲弄媒體,讓教育回到寧靜而深邃的那一頁;這樣,家長便會安心的將孩子交到老師的手上;老師也將心無恚礙的付出一切。
我真的好討厭,討厭那些將名譽與功德綁在身上的”偉人”;我也憐惜,憐惜那日夜無休的家長委員,辛勤的付出,不過換來一張虛擬的笑顏。
可不可以停止爭奇鬥艷,讓教育回歸到樸實的過往?
樓一的,雖然細水長流是教育的共業,但,長流的細水只會讓污泥沈澱,如果可以,請轉寄這份留言予你理念想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