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75%是免試入學
剩下25%要考試包含資優教育, 藝術才能班等特殊教育(例如:高中的美術班, 舞蹈班及音樂班), 特色職業類科
請問資優的學生需要加強學科的輔導課嗎? 要讀藝術才能班的需要加強學科的輔導課嗎? 特色職業類科是職業取向要加強學科的輔導課嗎?
1.如果升高中仍採會考成績決勝負,那麼國中教學不會正常化,因為屆時會考與聯考的差異只剩名稱不同而已!
Q29:辦理國中教育會考的目的為何?
A:要使九年級學生、教師、學校、家長及主管機關,了解學生學習品質並為下一學習階段 (高中、高職或五專) 作好必要的準備,也是為了做好國中學生品質把關。
Q30:國中教育會考的評量對象?辦理時間及方式?
A:九年級學生於每年4月參加國中教育會考,採全國統一舉辦,為期2天。學生於原校參加國中教育會考,其監考依各國中辦理定期評量之模式安排。
Q31:國中教育會考的評量科目?成績呈現方式?
A:(1)是對國三學生基本、必要、學科能力門檻的檢定,評量科目為國文(含寫作測驗)、英語、數學、社會及自然。
(2)各科評量結果分為精熟、基礎及待加強三個等級。
Q32:國中教育會考與國中基測有什麼不同?
A:(1)目的及功能不同:國中教育會考是為確保國中學生學習品質,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教師、家長和學校了解學生的學習品質,並為下一學習階段 (高中、高職或五專) 作好必要的準備,也可作為高中、高職或五專新生學習輔導參據。而國中基測是高中高職及五專多元入學管道的重要依據,其測驗分數是作為申請入學、甄選入學或登記分發入學的依據。
(2)評量結果不同:國中教育會考為標準參照測驗,是採用「絕對比較」的觀點來看待個別學生的測驗結果,評量結果分為精熟、基礎及待加強三個等級,不需要注意排名或是與別人的分數進行比較,只是與某一個標準來進行比較,若分數已經高過那個標準,即達到該等級以上。國中基測為常模參照測驗,是一種以「相對性比較」的觀點,來看待個別學生的測驗結果,各科量尺分數1-80,總分412。也就是拿他的分數來和全體學生的分數作比較。
2.目前教育部還未確定屆時登記的人數超過高中端招生人數時,如何決定誰可以入學,這會是關鍵因素!相信自由登記時,家長仍以登記公立高中甚至武陵為優先考量。
Q3:想要進心目中的學校,需要遷戶籍嗎?
A:(1)不需要。因為未來的免試就學區,是以直轄市或縣市為範圍,只要就讀區內國中的學生,都可以申請選讀想要的公私立高中、高職或五專,不需要像國中小把戶籍遷到學校旁。
(2)如果過去招生是幾個縣市一起辦,未來免試就學區會一起辦,譬如北北基、臺中市與南投縣、嘉義縣市、新竹縣市與苗栗縣、桃園縣與連江縣等,也不需要遷戶籍。
(3)如果所住的縣市,附近沒有足夠學校,反而相鄰縣市有,經過兩縣市協商,可以規劃出共同就學區,供雙方學生互選。如新北市與桃園縣、苗栗縣與臺中縣、嘉義縣與臺南市等縣市接界之學校。
Q4:是不是只能選擇所在縣市免試就學區內的學校,不可以跨區?
A:是的。在免試入學此一管道,學生原則上僅能選擇所屬免試就學區內的高中職,不能跨區選擇其他免試就學區的學校。
Q5:我所居住縣市的高職,沒有想讀的職業類科,可以跨縣市就學嗎?
A:如果想讀的是產業特殊需求類科或稀有類科,可以跨區就讀。
Q6:未來升高中職五專,有哪些管道?
A:(1)未來升學主要有兩大主要管道,一條是免試入學,一條是考試入學(特色招生)。103學年度免試入學名額至少占總名額的75%,考試入學則不超過25%。
(2)辦理時,將先辦理免試入學,之後才辦理考試入學。
Q7:是不是只要登記申請,就可以就讀,不需要考試?
A:免試入學,是指不必參加任何入學考試就可有學校讀,應不採計國中學生學習領域評量,在國中階段辦做好性向探索與適性輔導,參酌學生性向、興趣及能力,提供進路選擇的建議,讓學生適性選擇鄰近學校就讀。
Q8:免試有多少名額?明星學校也有機會?
A:自100學年起,各校將逐步提高免試入學名額,103年時將達到總數的75%。所有學校都要提供免試名額,而且要符合政府所規定的最低比率。
Q9:要選擇學校時,如何可以知道那些學校已達優質水準?
A:政府對於所有公私高中職都會進行評鑑,結果也會公告。如果需要瞭解所在地的學校是否優質,可以到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專區(www.edu.tw)查詢各校評鑑結果,或者是到所在直轄市或縣市教育局網頁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專區查詢。而名單會持續更新。
Q10:那些學校可辦理特色招生?他們是不是就是所謂的明星學校?特色招生
之招生區如何規劃?
A:(1)經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認證為優質的公私立高中高職或五專,考量學校狀況及依其發展需求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而經主管教育機關組成之「特色招生審查會」審查通過,就可辦理特色招生。
(2)特色招生並非特色學校,更不等於明星學校,特色招生的目的在鼓勵學校發展其重點課程,提供多元課程內容供學生依其性向、興趣及能力選擇,含學科及技藝能科目等,可透過學科及術科考試進入特色招生學校。
(3)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招生區規劃與現行登記分發區相同,特色招生「甄選入學」招生區規劃與現行甄選入學區域相同。
Q11:特色招生有多少名額?每個學校一樣多嗎?會逐年增加嗎?
A:(1)特色招生的名額以各招生區總招生名額之0至25%,並未規定各招生區一定要核至25%之比率。
(2)各招生區內辦理特色招生之高中職及五專之名額不一,將依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召開審查會議後,核定各校之名額。
(3)配合免試入學政策推動,加上國中適性輔導機制逐步落實,社會觀念更加多元及開放,特色招生之比率上限將逐年調降。
Q12:特色招生包括哪些類別?
A:除自然科學、語文及社會學科外,亦包含藝術、音樂、體育、商業、工程及餐飲等。
Q13:特色招生,將採什麼方式進行?
A:特色招生分為兩部分,一種是甄選入學,這是針對音樂、美術、體育、技能等類,將採取術科考試。另一種是考試分發入學,將採取學科測驗。同一類型招生以同一天辦理為原則,學校得選擇單招或聯合數校辦理。
Q14:可以參加其他招生區學校的特色招生嗎?
A:可以。特色招生並未限定不能跨區報考,不限學生就讀或畢業之國中學籍所在地招生區,惟學生只可以選擇一招生區參加特色招生,並在該招生區考試分發入學或甄選入學。
Q15:如果參加免試入學,已經被學校錄取,可以再參加特色招生考試嗎?
A:如果免試已經錄取,還想參加特色招生,須先放棄免試入學錄取之學校。
Q16:如果免試沒上、特色招生也沒上,會不會沒有學校讀?
A:不用擔心。由於整體上,高中職的名額超過應屆國中畢業生總數,因此一定有學校讀。如果都未被錄取,可以選擇未額滿的學校登記入學,學校不可再辦考試或甄選,或訂門檻。
3.以桃園縣公立高中職(含縣立)所佔比例只有不到三成五來看,公立學校大家依然會搶破頭!政府雖然讓高職免學費,但還有為數不小的雜費要缴,公私立註冊費還有上萬元的差距,家長當然還是想省錢搶公立學校;況且目前升大學,私立高中職仍遠不及公立高中職,這也是家長考量的關鍵因素。
Q20:讀私立高中職及五專學生要繳學費嗎?
A:自103年8月起,所有就讀公私立高中、高職及五專(前三年)的學生,政府都將針對「學費」該項進行補助,不過,其餘「雜費」、「代收代付費」及「代辦費」等項目仍須依據原有規定繳交。
差別在雜費, 私立學校名目比較多
4.若採用會考成績做為入學的最後關卡,會考便形同聯考,就像基本學力測驗變成另一種聯考,一樣道理!
Q23:103年以後會繼續辦理國中基測嗎?
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後,多數學生透過免試入學管道進入高中職就讀,國中基測已完成階段性任務,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仍可在十餘年來既有之國中基測試題研發及專業實證經驗基礎上,繼續提供專業服務,除協助研發國民中學學生學習成就評量標準,提供教師平時評量學生學習成就。此外,接受須採特色招生的學校委託,研發學科測驗,可再調整測驗之試題難度及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