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是問"我覺得12年國民教育要推動國中教學正常化, 在桃園縣可能實現嗎?"
教學正常化已經入法, 要不要落實得看 教育局, 學校, 老師 願不願意守法, 有人闖紅燈沒事, 有人闖紅燈被警察開罰單, 也有人闖紅燈橫屍十字路口, 如果教育局不願意執法, 學校和教師也不願意配合, 教育不至於出人命, 是可以以不變應萬變, 照樣數十年不變, 繼續配課搞升學, 繼續強迫上第八節輔導課, 然後再說教育部都沒對策, 但是就像飲食, 我們不是強調均衡, 如有偏廢, 對身體健康必然也會有影響
老師們要看看12年國教推行後, 如果人人都能上心目中理想的學校才要配合, 法律如果在教師心中是可以打折扣, 請問這是不是一個病態的教育, 然後說都不重視品格教育, 殊不知在淺移默化中已影響了學生,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教育的影響力不是立竿見影的
沒有一個政策是十全十美, 能讓大家完全支持, 但總有符合大多數人的政策, 難得政府 家長協會 教師協會 能達成共識, 已經相當難得, 關鍵還是在第一現場的教師是否願意配合, 孟子曰:「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如果我們拿出理性, 不用教育局的監督, 我們也能由下而上改變學校, 學校教師會是一個自律成長團體
回應樓上, 現在如果要讀大學, 人人都有大學可讀, 高職也可以讀技術學院或大學, 現在的銘傳, 世新, 北科大, 不都也是五專轉型的, 現在高中學生也可以進入技術學院, 深學進路比以前寬廣且多元了, 我以前在私立高職教書的時候有一個清大教授的女兒, 非常聰明, 可是她讀高職建教班(半工半讀), 也是考到很好的技術學院, 有些學生書讀不好, 就真的不是唸書的料, 再怎麼強迫他有用嗎? 一日之所需, 百工斯為備, 行行出狀元, 如何讓學生學會守法, 有自信, 我們應該要努力把下一代的品格帶上來, 而不是要求他只重視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