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教師會會務系統 ( http://61-219-67-210.hinet-ip.hinet.net/Default.asp )
-- 教育桃源第一期 ( http://61-219-67-210.hinet-ip.hinet.net/ShowForum.asp?forumid=86 )
--- 文化是個說不完的故事 ( http://61-219-67-210.hinet-ip.hinet.net/fbbsxp/ShowPost.asp?id=223 )


作者︰superpower
發表時間︰2006/2/12 下午 07:26:33

文化是個說不完的故事
                 側寫  觀音文化工作陣 左馨帆
年輕時我們曾經哼唱的一首民歌「神話」,做為桃園地區從事文化教育改革工作的寫照,是相當傳神的;如將歌詞做一些轉換時,也就道出此地的人文光景的稀微寒愴  --『他們說民眾缺乏想像,他們說建設都是虛假,他們說不要作夢,不要寫詩,他們說我們都是一群傻瓜。』  這裡的『他們』或指地方政府,也或許就是我們多數的民眾,對生命、環境冷淡漠然的集體意識,可能早已毀了我們的棲息地。而『傻瓜』是誰呢?
少許懷有一點夢想的人們,總被這兒的人訕笑。雞蛋丟石頭的不自量力,總也讓人想起唐吉珂德與巨大風車慘烈奮戰的悲壯與卑微,確實面對龐大共構的腐爛與無知,談生態、說文化太沉重。不如就讓我們繼續埋在電視前或報紙堆裡終老一生算了。
這真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地方嗎?
長期耕耘、保衛鄉土的潘忠政老師去年自觀音文化工作陣隱逸後,觀音鄉在媒體的印象由濫倒濫挖的大峽谷、環境污染跳脫出來,取代的是一幅幅裸女蓮花圖,一席席的蓮花盛宴,觀音鄉變美了,農村富裕了,觀音文化工作的路線也修正了。雖然觀音鄉的環境生態還面臨嚴重的破壞(海岸線快速流失、環境污染層出不窮),過去八、九年的文史、生態的復育工作(新屋溪口紅樹林復育、河口濕地保育、鄉土文史教育的累積)是不是就這麼輕易的被蓮花休閒產業風潮遮掩?觀音鄉的居民會不會忘了工作陣的苦心良詣?潘老師看待這些轉變有什麼心情?改組後的觀音文化工作陣要如何延承使命或走出過去的悲情?原來土地與生命的轉折是雙螺旋相互絞扭與前進的,這些都是可以寫成一篇篇迷離的故事,傳下去。而觀音文化工作陣要如何開展創造性的思維與新血,讓生命、土地繼續傳唱歌吟?
高雄縣美濃反水庫運動一反十多年,期間黃蝶翠谷的生態復育令人驚豔,美濃愛鄉協會的成員們長期的堅持,迄今不但沒讓水庫興成來破壞環境,多年來的觸角更深入美濃鎮的人文、社會問題,如「外籍新娘在美濃」議題的關切與輔導,並自組「交工樂隊」透過歌曲創作演唱,傳達社會性的觀察與批判,今年更巡迴至歐美的音樂節演出,呈現某部份真實台灣的聲音,也算是一個傳奇。
文化的力量來自一種深刻與普遍的感動,觀音文化工作陣也在尋求不同以往的新經驗--挖掘地方藝文人才、培養新血、新思惟。他們找到了觀音鄉內一些不為主流認同的創作者,如林新來,傳統木雕技藝外,也創作童玩、漫畫,其新詩的創作質量更是令人驚歎,近來偶而在觀音人雜誌刊載,一些詩詞已由雜誌主編鄭秋玄譜曲,或許不久在耳邊傳來一首首播人心絃的歌聲,是可以讓你掏出手帕、眼角含淚的感動。這樣的歌我已聽過幾回,那是土地的、也是生命的,地球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感知的人類處境。
在這個夏日裡,儘管蓮園片片、遊客不絕於途,保障村的居民依然未放棄家園的保衛戰,海岸線也未必比昔日蔚藍。我是個愛聽故事的人,但觀音文化工陣的故事還未說完,還未說完。
(註:觀音文化工作陣網址--  http://www.kucw.org.tw/)


桃園教師會會務系統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1998-2005 Yuzi.Net
Powered by BBSxp 5.16/Licence © 1998-2005
Script Execution Time: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