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教師會會務系統 ( http://61-219-67-210.hinet-ip.hinet.net/Default.asp )
-- 教育時論 ( http://61-219-67-210.hinet-ip.hinet.net/ShowForum.asp?forumid=171 )
--- 行政評鑑多如牛毛,淪為表面功夫? ( http://61-219-67-210.hinet-ip.hinet.net/fbbsxp/ShowPost.asp?id=2500 )


作者︰superpower
發表時間︰2008/1/6 上午 10:17:58

行政評鑑多如牛毛,淪為表面功夫?

/本會行政組長范姜仲宇

學校中各種評鑑多不勝數,多數行政人員疲於奔命,每學年約9個月,經本會調查【每年度桃園縣國中小學相關教育行政評鑑概況清單】(如附件)中顯示多達32項--學校平均每個月都要應付約3個行政評鑑,讓許多行政人員大喊吃不消!

學校為了符合精細的評鑑項目,常花費許多時間進行繁多的書面文件整理及紙上作業,甚至影響學生受教權的部分,反而形成「為評鑑而評鑑」的表面工作,其中訪談對象多事前安排,未能窺見真實面;為了應付各式各樣的評鑑,成就了面子卻失了裡子,真正該做的服務學生、服務老師的積極性行政作為,可能就在此兩難中被切割或捨棄。

重視表面功夫的官僚作為,主導了評鑑的內容與方式;準備茶水、準備午餐、準備資料(非平時性資料)、準備歡迎海報、甚至準備迎接貴賓節目……….還有檢討會,一堆與評鑑不相關的工作,增加行政人員的負擔,甚至還有行政人員私下向縣教師會抱怨:「搞什麼?評鑑訪查人員怎麼剛好挑近中午的11:00過後才來?擺明了就是要吃午餐嘛!」。

許多學校反應評鑑項目過於繁瑣,重疊現象嚴重,而評鑑指標中涉及質化與量化的資料如何有客觀的標準化,若評鑑標準以01二分法,更無法看出品質。

在獎懲制度方面,對評鑑績優學校的實質獎勵不足,而對追蹤輔導的學校的後續輔導方式助益不大,甚至毫無追蹤輔導實際作為;如此評鑑結果只會造成表現不佳的學校倍感壓力,卻無法獲得真正改善的機制;而表現優異的學校增加更多的工作量,例如:辦理全縣教學觀摩會,或增加更多學生越區就讀。

先前在新勢國小召開的「交通安全種子教師研習」會議中,更有一門課大剌剌的教導與會的訓導工作人員,如何在評鑑中獲得等第、記功嘉獎,簡直就像「聯考必勝補習班」,完全遺忘了評鑑的本質與目的,行政業務的評鑑到底要追求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是做得漂亮的網頁?是堆出一堆嚇人的資料表格?

在專制社會,評鑑是一種被用來做門面和壓迫或分贓的工具;在民主成熟社會,評鑑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維持品質信心的檢討溝通機制,我們要選擇哪一種?

桃園縣教師會認為:

一、相關處室及性質相似的業務應做整合性評鑑,減少行政評鑑次數及業務量,把行政的人力及資源全力投入在幫助學生及老師的服務工作。

二、應做實質性的行政評鑑,杜絕表面功夫的呈現方式,多做現場或走動式的管理性評鑑,甚至應做所謂突擊式(無事前通知,也不需事前準備)、真實面的評鑑模式。

三、獎懲應以實質幫助為重點,績優學校以減少學校負擔及困擾下,提供平台讓全縣學校參考或參訪;待改進學校以實質輔導的機制進行協助,並定期追蹤,使其正常化運作。 

--------------------------------------------------------------------------------

【附件】 每年度桃園縣國中小學相關教育行政評鑑概況清單   

評鑑項目

午餐供應工作評鑑 、環境教育工作評鑑、衛生保健工作評鑑 、體育工作評鑑、交通安全教育評鑑、  法治教育評鑑 、春暉專案評鑑、性侵害防治評鑑、中輟生輔導評鑑、性別平等教育評鑑、生命教育評鑑、人權法治及品德教育評鑑、安全教育評鑑 、鄉土語言教學評鑑、校園志工隊評鑑、幼稚園評鑑--公立行政、幼稚園評鑑--教學設施、 幼稚園評鑑--社區融合 、幼稚園評鑑—教保、特教資優班評鑑表 、教育優先區成果評鑑、校長辦學績效評鑑訪視 、教育服務役服勤管理評鑑訪視、永續校園評鑑 、無障礙設施評鑑、 閱讀認證評鑑 、資訊教育評鑑 、英語環境評鑑、幼兒視力保健評鑑 、幼兒特教評鑑、績優幼稚園評鑑。

 ---------------------------------------------------------------------------------------------------------------

中國時報 C2/桃園新聞 2006/12/09《教育達人專題》

評鑑 勿淪為表面功夫黃文杰)

教育行政甚麼最多?答案恐怕是評鑑。桃縣教師會統計,結果發現多達32項,如果以每學年9個月來算,等於不論大小校,平均每個月要應付約3個行政評鑑。

為了符合精細的評鑑項目,學校要花許多時間,進行繁多的書面文件整理及紙上作業,甚至影響學生受教權,淪為「為評鑑而評鑑」。

光應付各式各樣的評鑑,動員老師及行政人員,準備茶水、午餐、資料(非平時性資料)、歡迎海報、甚至迎賓節目等,讓重視「表面功夫」的官僚文化,主導評鑑內容與方式。

甚至有行政人員私下向縣教師會抱怨:「搞什麼?評鑑訪查人員怎麼剛好挑上午11點來學校,擺明要吃午餐嘛!」許多學校反應評鑑項目太繁瑣,重疊嚴重,評鑑指標中涉及質化與量化的資料,如何有客觀的標準化,若評鑑標準以01二分法,更無法看出品質。

先前新勢國小召開「交通安全種子教師研習」會議,更有一門課,大剌剌教導與會訓導人員,如何在評鑑中獲得等第、記功嘉獎,簡直像「聯考必勝補習班」,忘了評鑑追求真正目的是什麼?是漂亮網頁?堆出嚇人資料表格?

教師會理事長彭如玉認為,相關處室及性質相似業務應整合評鑑,減少評鑑次數及業務量,把行政的人力及資源全力投入在幫助學生及老師的服務工作。

教育局學管課代理課長陳聖賢表示,針對教育評鑑被批評「多且雜」,今年有了大改變,除了中央指示縣市配合完成的評鑑,好比春暉專案或是民主法治等評鑑,儘量流程簡化,最重要是「上網評鑑為主,實地評鑑為輔」。

這意味平日教學活動,就要詳實紀錄,全部數位化,上網給評鑑委員甚至家長充分了解,當然評鑑並非以嚴懲為手段,如果可以彰顯學校特色,則鼓勵自願參與,肯定治校用心,評鑑不是淪為表面功夫,而是定期的健康檢查,讓學校知道哪些不足,哪些還要努力。

《教育達人專題》是中國時報於每週六出刊的專欄,內容與教育有關,很值得關心教育的夥伴來看,歡迎大家好康到相報,並多多推廣。

--------------------------------------------------------------------------------------------------------------------------------

●【國語日報---2007/1/7

學校評鑑名目多 行政負擔大

楊昭瑾/臺北報導

 桃園縣教師會統計發現,學校行政評鑑項目繁雜,包括校務評鑑、交通安全、營養午餐等多達三十二項,以每學年九個月來算,等於各國小平均每個月要應付三到四項行政評鑑,教師忙於應付,影響學生受教權。桃園縣教師會理事長彭如玉建議,相關處室及性質相似業務應整合評鑑,減少評鑑次數及業務量,把行政人力及資源全力投注在幫助學生、支援教學的服務工作。

 桃園縣教育局長張明文昨天表示,各縣市教育評鑑現況其實大同小異,針對評鑑被批評「又多又雜」,新年度將有大變革,除了中央指示配合完成的春暉專案或是民主法治等評鑑,以及重要的各校校務評鑑外,其他各類評鑑流程都將簡化,改成「上網評鑑為主,實地評鑑為輔」。

 面對繁雜的學校行政評鑑,有學校行政人員抱怨:「校務評鑑是最勞師動眾的一項評鑑,針對一項評鑑指標,就要準備一大本資料夾,總共要二三十個資料夾。評鑑後,資料通常也沒機會用到,都堆放在檔案室。」 另外,為了應付各類的評鑑委員,校方往往要動員教師及行政人員,準備茶水、午餐、資料、歡迎海報等,甚至影響學生受教權,淪為「為評鑑而評鑑」。也有教師抱怨評鑑項目太過繁瑣,重疊嚴重。評鑑的指標,涉及質化與量化的資料,如果標準只是「零或一」二分法,不夠客觀,無法評鑑出品質。

 但是去年拿下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金質獎的臺北縣建安國小教師,則以平常心看待相關評鑑。教務主任林愛玲表示,該校平時辦學計畫相當務實,因此課程計畫已經連續五年拿到全縣第一,或是第二,教學團隊甚至主動出擊,以各類辦學成果參加許多單位辦理的評鑑和比賽,包括標竿一百、福特小尖兵等評鑑,也都獲得不錯的成績,對提振學校士氣很有幫助。 


桃園教師會會務系統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1998-2005 Yuzi.Net
Powered by BBSxp 5.16/Licence © 1998-2005
Script Execution Time: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