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0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ms27.hinet.net
【工作報告】華隆工會在罷工—0817聲援行動有感
【在等待陳情結果時,幾位阿姨和我攀談起來。「你知道我們主管多過分嗎? 之前協商時,他罵我們『誰叫你們不讀書,才會來做女工』。」我聽了跟著生氣,在那個受教育還是特權(有階級也有性別)的50年代,這種話不僅顯露既得利益者的傲慢,更是無知! 台灣的經濟奇蹟,靠的難道不是這些「沒唸書」的工人嗎?
.......教育普及是國家進步的象徵,但如果學校教育仍是菁英導向,不教孩子同理弱勢、尊重勞動者,教育的改革就還沒真正開始。】
華隆紡織廠的工人徒步百里,於上週五到總統府請求:「討回薪水、資遣費和退休金」。同為工會夥伴,本會表達對華隆工人的支持,並派員前往聲援。以下是本會中央政策聯絡部主任的報告:
●●華隆工會在罷工—0817聲援行動有感●●
================================================================================
報告人: 王英倩(中央政策聯絡部主任)
華隆紡織廠的工人自6月6日展開至今超過70天的罷工,遲遲未獲得資方正面回應,50名平均四、五十歲的老工人組成苦行團,從苗栗頭份出發,徒步百里到位於天龍國的總統府,只有一個最卑微的請求:「討回薪水、資遣費和退休金」。同為工會夥伴,本會表達對華隆工人的支持,並派員前往聲援。
關於華隆: 華隆紡織創立於1967年,為台灣第一家聚酯絲生產廠,曾名列十大民營企業,也是當年台灣化纖產業的先驅。近15年來,如同台灣許多輕工業發展所走上的道 路一般,華隆將資金與產業重心逐漸移往大馬、越南等海外市場,同一時間將鶯歌、桃園、中壢等本地工廠逐一關閉或轉讓拍賣,目前頭份二廠已為華隆在台僅存的最後一家工廠。 |
工人們戴著斗笠(多數是中年女性),穿上印有「華隆工會在罷工」字樣的T恤,一步一步從待了二十幾年的工廠,走到生平從未親眼見過的總統府。一百公里,聽起來好遠啊! 雖然,每天從家裡到工廠來來回回走了大半輩子,又何止萬里? 不過這一百公里,走得特別苦,不是被日曬、被雨淋的苦,不是戳破腳底水泡繼續走的苦,打地鋪睡得腰痠背痛也不算什麼…苦的是對老闆的忠心跟隨,換來兩手一攤:「公司就是沒錢。」
剝削員工始末: 公司從1997年起實施凍薪,1999年起取消年終獎金,2001年10月實質上開始減薪,當時抗爭曾導致一名邱姓罷工女工,最後在主管壓力下自殺。 2004年,公司再推出視公司收入盈餘調整薪資的「利潤中心制」,將員工平均薪資所得再砍三成。2008年5月,公司開始實施「生產效率制」,即產效達到 130%員工才能領到100%的薪水;當年並實施無薪假,估計有五成員工領不到基本工資。 |
8/17當天,經過一上午和警方的對峙,下午,府方終於願意「接見」十名工會代表。在等待陳情結果時,幾位阿姨和我攀談起來。「你知道我們主管多過分嗎? 之前協商時,他罵我們『誰叫你們不讀書,才會來做女工』。」我聽了跟著生氣,在那個受教育還是特權(有階級也有性別)的50年代,這種話不僅顯露既得利益者的傲慢,更是無知! 台灣的經濟奇蹟,靠的難道不是這些「沒唸書」的工人嗎?
農家出身的阿姨們,當年只上了六年的小學,「早上參加完畢業典禮,下午就被車子載到工廠」,當女工不是選項,是被捲入歷史發展的洪流。如今,阿姨的孫子孫女都可以接受十二年國教了。沒錯,教育普及是國家進步的象徵,但如果學校教育仍是菁英導向,不教孩子同理弱勢、尊重勞動者,教育的改革就還沒真正開始。
罷工導火線: 去年(2011),華隆將機器設備賣給紡安公司,原廠原址、用原來的設備生產,其中部份員工移轉到紡安,不過被要求必須放棄過往所有權利、年資。而華隆也 還繼續存在,變成幫紡安代工,沒有移轉過去的華隆員工,必須接受砍薪3成的條件,去的人,要放棄原來的資遣費、退休金,留下來的,又只能領7成的薪 水;2011年10月7日,工會至苗栗縣府申請勞資爭議,半年來多次協調不成,經工會投票表決,最後決議罷工。 |
※方格內說明文字摘自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9077,該網站有更多完整報導及照片,歡迎會員上去瀏覽,也可作為給學生的社會教育教材。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網站:http://www.teu.org.tw/
會址:桃園縣平鎮市中豐路236號(1樓)
電話:03-4280368、03-4283122
傳真:03-4283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