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遇過一位學生,段考總是第一名,家長只重視學科,學生當然不在乎其他科。電腦作業總是遲交,理由是補習班功課很多,沒時間做,體育課自行練習時段,他總在樹下抱著國文、英語讀,但考考體育、健康,他都不及格,因為那些都不計入段考平均。
畢業成績都是每學期累積下來的,每次段考後經電腦結算,即不能再修改。該生畢業總平均名列班上第四名,家長便質疑縣長獎為何不是他小孩?還到學校要求看所有成績。
幸好國中分科分很細,每科老師都不同,光社會一科就3個不同老師,藝術與人文也是3位不同老師授課,成績都是公正的!
家長看過各科每學期成績後,還質疑縣長獎為何不是每次段考都第一名的同學領?說他要向縣長反映!教務主任只好任由他去!反正學校給獎是公正的,每一個班都是由全科總成績第一名﹝象徵五育均優﹞的同學領縣長獎。
另一個例子:我曾帶過國小縣長獎畢業的學生,國一第一次段考前平時考平均總是60出頭而已,詢問學生,為何與國小表現差距如此大,是否適應困難?學生答:,因國小月考的題目,老師考前複習時每一題都講過;國中沒有任何一題和老師上課講的一樣,所以錯很多!再細問,我終於了解,原來這學生國小都靠背老師給的題目得滿分。學生本不知道課本要讀,講義要讀,以為老師上課會告知考題,只要把老師上課講的題目和答案背起來就可以了,知道要考什麼,也一樣可以得滿分。沒想到老師上課都沒有告知考題,他不知道會考什麼,也就不知道要讀什麼了!
這孩子很可憐,國小縣長獎畢業,國中卻在班上排二、三十名,平均則是節節敗退,愈讀愈挫折,最終勉強選了啟英美容美髮科。
其實那孩子國中一開始想讀武陵,國一下就下修為國立高中,國二下只期望自己能考上公立高職,基本學力測驗成績出來,他發現新興振聲都沒他的份,不得已選擇勉強可以接受的職業科!
故本人在此呼籲國小老師,不要對孩子如此殘忍!國小讓他很容易考滿分,到了國中卻不知道如何讀書,那挫折,多麼令人心疼!
也奉勸家長,能力比表面上的數字更重要!國小沒得縣長獎不見得將來沒前途,得了縣長獎,若只是虛假的表象,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