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從不知道第八節課是可以自由參加的,讀了研究所在職專班讓我獲益匪淺。
我因為去進修,從新北市與台北市任教的同學身上,學到用不同的觀點去看第八節課,甚至第九節課。
從指導教授身上,學到用更寬廣的心去看待學生的學習問題。
當然,我並未因為自己去進修而耽誤學生的學習或班級事務,進修時我仍然是家長信任的教師,這一切全看自己的心念!因為進修讓我的視野更廣,帶班更加得心應手。
至於很多人算計的薪資調漲,我倒是沒因此受益,因為早就到頂了,別人跳四級,我一級也沒跳。我不在乎,因為那不是我走出學校那封閉的象牙塔的目標。
十二年國教,在我年輕時就已經被提出來討論,我即將退休,終於要實施了,這是一件好事。
期待十二國教的實施,可以將學習的責任回歸學生,讓我們的年輕人可以早些確立目標,走適合自己的路。
第八節課鬆綁,就是將學習的責任回歸學生。
是否需要上第八節課,應該由學生與家長自行溝通後,根據個人需求做決定!
今天媒體報導,這一屆七年級診斷評量不合格者,必須強制補上救教學課程,這方向是對了,不過到國中才補救其實已太遲,若能向下紮根,從小一開始補救更好!
不要拖到寒、暑假才補救,教師平時的評量已可知哪些孩子落後了,立即給予補救才能收最佳效果。
各界應信任教師的專業評量,並且不要將補救教學標籤化。
國小各年級可利用半天課的日子,週週針對落後的孩子進行補救教學;國中可利用平日的第八堂進行補救教學,採小班制混合編班方式;同時也可開放自由參加的強化教學,這部份要自費,以加深加廣的課程設計,讓通過鑑定的資優生可以激發更深的潛能;其餘的國中生,就回家負起學習的責任,把基本能力準備好吧。
要把每個孩子帶上來,需要良好的教育配套,扭轉變相的第八節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