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問題 - Powered By BBSxp
   桃園教師會會務系統產業工會工會論壇 → 生態問題

發表一個新主題 回複文章您是本文章第 20238 個閱讀者  瀏覽上一篇主題 刷新本主題 瀏覽下一篇主題
 主題︰生態問題 適合印表機打印的版本  透過電子郵件發送此頁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夾  報告本文章 
test



蝑剹����蝝�:隢硋����蜓
蝬� 撽� ��:0
蝷曉���穃馳:0
蝮賜䔄鞎潭彍:0
閮餃�𦠜����:2006/1/6
擃� ��� ��:100
�銁蝺𡁶���:�𣪧蝺�
�䰻���test���衤犖鞈��� �䔄����閮𦠜�舐策test ���test��惩�亙末��� ��𦦵揣test�䔄銵券�𡒊�����劐蜓憿� �䔄���𤓖�萇策test 銴�ˊ�坔�见�硋�� 撘閧鍂��噼���坔�见�硋�� ��噼���坔�见�硋��No.32 

《生態教育中心》反對屏東縣政府上、下欺瞞,縱容業者荼毒五溝濕地 新聞稿

 

反對屏東縣政府上、下欺瞞,縱容業者荼毒五溝濕地

新聞稿                                                             擬稿:屏東縣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執行長 朱玉璽事件經過:民間關心五溝溼地生態至今2年多,從理性論訴、拜會、對話、行動,但面對的屏東縣政府水利處卻是充滿了傲慢、欺詐、不誠信,造成汙水排入濕地、怪手開入生態區,甚至刻意摧毀五溝生態最豐富之處!2013年4月11日下午3點多守護五溝工作站站長劉晉坤發現施工單位將怪手開入五溝溼地河床,並且有計劃的清除2年多來在地與民間團體長期關注的右岸長達近150公尺,寬25公尺左右的竹林綠帶,若非站長及時制止,這片最美麗且生態最豐富的竹林綠帶,將被摧毀殆盡!此區屏東縣政府在施工設計圖中規畫為生態區,不得有任何工程行為,若非上級縱容,甚至可能刻意授意摧毀這片竹林,怎會有此荒唐、違法、糊塗的事件發生!五溝湧泉濕地面臨一場生態浩劫,嚴厲譴責屏東縣政府的施工暴行!1.無法無天胡亂施工,五溝溼地慘遭浩劫任何施工行為,施工單位都是依照設計圖來動工,先前屏東縣政府水利處早已承諾,此區為生態區,不得有任何工程行為;沒想到,怪手卻隨意穿梭於生態區,刻意踐踏生態區,此種行境可說已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2.五溝濕地旁竹林綠地是東港溪上游生態最豐富地帶,卻被刻意摧毀,猶如報復行為3.五溝湧泉濕地全國湧泉生態多樣性第一,卻被工程摧毀,屏東縣政府要負最大責任4.縣府針對新赤農場聯外排水工程一再欺瞞,踐踏誠信,大開民主倒車民間團體關懷五溝溼地至今,細數縣府從上到下的言行,毫無誠信,『民無信不立』,筆者列出縣長、水利處長的『謊言集』,作為歷史借鏡!

時間身分地點內容
2011.6.21屏東縣長五溝

如果仍舊無法達到雙贏與共識,經費被收回我被罵我也必須承擔。

◎五溝村民從未對治水工程產生共識卻硬是要推動!

2011.11.27屏東縣水利處處長謝勝信萬巒「水利會的職責就是治水,至於甚麼生態、鳥類、魚類不是我的權責範圍」。毫無生態概念,如何兼顧治水與生態!</DIV>
2012.2.15五溝欺騙三黨立委-張曉風、田秋堇、邱文彥現勘五溝水濕地時說,說分洪不可行,因為距離有5~6公里!◎但是實際上上游分洪只需1.5公里如今工程順利施作,分洪卻變成可行,已有政治人物開始要爭取分洪經費!
2012.2.22客家新聞雜誌他們說濕地其實不是啦,是水溝,也沒有做護岸的水溝,大概是這樣。◎實際上五溝湧泉濕地是名符其實的季節性沼澤型濕地!
2012.2.2公視採訪目前沒有開工的計畫,未來如要開工,也會再召開說明會與地方民眾溝通。◎2013年1月五溝段開始動工,卻未辦說明會!
2012.2.23五溝下游兩岸洪氾區土地以整筆徵收,左右兩旁的綠帶不去擾動!◎2013年4月11日承包商幾乎全面剷除下游右岸的竹林綠帶!
2013.2.3公視新聞魚兒它應該會先稍微閃一下,不會都待在那裡吧...(工程)做好了 就OK了啊!◎上游施工汙水不斷排入五溝溼地,造成生態浩劫!

民間團體的呼籲1.五溝濕地工程立即停工,追究違法失職人員!2.避免生態再次受創,應籌組工程監督小組(公部門、社區、民間團體)3.立即召開說明會,以召公信,切莫一味蠻幹!4.屏東縣水利處長謝勝信毫無誠信,多次欺騙民眾,應立即下台!5.屏東縣政府切莫違背承諾,一再失信於民,違背民主精神!※若未獲回應,民間將採取下一波行動捍衛五溝濕地與民主價值!!共同連署團體:守護五溝工作站、萬巒土磚屋傳統聚落保存協會、屏東縣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屏東縣教育產業工會、屏東環保聯盟、美濃農村田野協會、高雄市柴山會、桃園在地聯盟、大堀溪文化協會...持續邀請中

新聞連絡人:屏東縣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 執行長 朱玉璽 0920509124

                       守護五溝工作站站長 劉晉坤                           0930130268 


�䔄銵冽���橒萼2013/4/12 下午 09:19:46�� IP儭�撌脰�㗛�
test



蝑剹����蝝�:隢硋����蜓
蝬� 撽� ��:0
蝷曉���穃馳:0
蝮賜䔄鞎潭彍:0
閮餃�𦠜����:2006/1/6
擃� ��� ��:100
�銁蝺𡁶���:�𣪧蝺�
�䰻���test���衤犖鞈��� �䔄����閮𦠜�舐策test ���test��惩�亙末��� ��𦦵揣test�䔄銵券�𡒊�����劐蜓憿� �䔄���𤓖�萇策test 銴�ˊ�坔�见�硋�� 撘閧鍂��噼���坔�见�硋�� ��噼���坔�见�硋��No.33 

【2013/04/23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ms27.hinet.net 


<DIV align=left>

【活動報告】珍愛藻礁圓滿成功

</DIV><DIV align=left>

文/文宣部 邱儷萍
420珍愛藻礁健行活動這一天,雖然有風雨,但比起遭破壞的千年藻礁,還是掩不住大家的疼惜之情,以行動來支持並建請縣府要劃設自然保留區。這次的活動,有許多學校轉發研習訊息,支會長也大力鼓吹,近百人的簽到,代表老師真的很關心我們的週遭環境,並且帶著小朋友走出教室,以實際踏上這片土地來關懷桃園千年藻礁。

我想起之前本會秋鬥的文宣:雖然有所謂的"環境教育",教的也只是「愛護大自然,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等軟性訴求。教育不談政策對環境的影響甚至傷害,例如,只教孩子們使用環保餐具,卻不告訴他們數十公里外的核電廠有多危險;只教孩子們節能關燈,卻不告訴他們核廢料正讓蘭嶼的環境面臨永久的傷害;只教孩子們珍惜水資源,卻不敢告訴他們,政府因為放任工廠排放毒污水正讓桃園海岸的千年藻礁逐步死亡。─這種溫室的環境教育,讓孩子看不清真實的世界,也經不起環境污染的摧殘,正是環境教育的最大殺手!

教育是一切的根本,老師的教學更影響著下一代對環境真相的認知。再次感謝老師們的支持,讓珍愛藻礁健行活動能圓滿成功,同時也感謝本會顧問鄭文燦先生及友好議員張肇良到場聲援,並且現場主動關心教師提高編制的問題。以下是各大媒體報導,歡迎會員點閱瀏覽:

===============================================================================

</DIV><DIV align=left>

客家電視台新聞影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kTbyaboGQ

</DIV><DIV align=left>

壹電視新聞影音http://www.youtube.com/watch?v=ZPEcWFNXZ6A
●聯合報
搶救藻礁 新屋爭取自然保留區

</DIV><DIV align=left>

【聯合報╱記者劉愛生 /新屋報導】
(節錄)600多人昨天在新屋鄉永安漁港北岸公園參加「珍愛藻礁」活動,堅持為藻礁發聲並積極爭取規畫為「自然保留區」,搶救岌岌可危的桃園藻礁。
由桃園在地聯盟、荒野保護協會和新屋鄉永興社區發展協會共同主辦的「2013珍愛藻礁千人健行活動」,在永安漁港北岸公園號召600多人參與,共同關懷、保護桃園沿海的藻礁。

●中國時報
為桃園藻礁請命 千人風雨中健行

</DIV><DIV align=left>

【康鴻志/桃園報導】
(節錄)潘忠政認為,民國九十七年農委會與桃園縣政府以審議通過要劃設「藻礁自然保留區」,無奈政策卻持續空轉,還強推對汙染廠商無刑罰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根本無助於藻礁復育,強調若政府重視生態保育,應以設置「自然保留區」的方式嚇阻,未來不排除到農委會陳情,並發動救礁連署,籲政府勿漠視。

●自由時報
守護桃園藻礁 蔡英文聲援劃設「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

</DIV><DIV align=left>

〔記者李容萍/新屋報導〕
(節錄)由桃園在地聯盟、荒野保護協會和在地的永興社區發展協會共同主辦的「珍愛藻礁千人健行」,儘管天候不佳,仍有近千人齊聚新屋鄉永安漁港北岸公園參加,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特地到場打氣,聲援劃設「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

●客家電視台
「珍愛藻礁健行」 喚醒大眾保育意識

</DIV><DIV align=left>

【吳詩禹 賴冠諭 桃園】
(節錄)桃園在地環保團體20日號召千人參加「珍愛藻礁健行活動」,儘管天候不佳影響出席人數,最後仍有超過600位參與,以健行的方式,讓民眾參與守護桃園「觀新藻礁」,希望喚醒社會大眾的保育意識,讓更多人一起站出來守護,面臨生存危機的藻礁。
●yahoo奇摩新聞
「珍愛藻礁健行」 喚醒大眾保育意識


●msn新聞
「珍愛藻礁健行」 喚醒大眾保育意識


●yam 蕃薯藤新聞
「珍愛藻礁健行」 喚醒大眾保育意識

</DIV>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網站:http://www.teu.org.tw/
會址:
中壢市義民路53號2樓


�䔄銵冽���橒萼2013/4/24 下午 08:15:30�� IP儭�撌脰�㗛�
test



蝑剹����蝝�:隢硋����蜓
蝬� 撽� ��:0
蝷曉���穃馳:0
蝮賜䔄鞎潭彍:0
閮餃�𦠜����:2006/1/6
擃� ��� ��:100
�銁蝺𡁶���:�𣪧蝺�
�䰻���test���衤犖鞈��� �䔄����閮𦠜�舐策test ���test��惩�亙末��� ��𦦵揣test�䔄銵券�𡒊�����劐蜓憿� �䔄���𤓖�萇策test 銴�ˊ�坔�见�硋�� 撘閧鍂��噼���坔�见�硋�� ��噼���坔�见�硋��No.34 

<DIV class=yiv1904769191header>

別讓後灣無數陸蟹無家可歸! 請踴躍加入連署 守護後灣陸蟹棲地

◎ 訂閱網址:http://www.ptta.org.tw ◎ 發報時間:2013-04-19 14:16:26

</DIV><DIV class=yiv1904769191breadcrumbs>Home </DIV><DIV class=yiv1904769191middle>

《生態教育中心》別讓後灣無數陸蟹無家可歸! 請踴躍加入連署 守護後灣陸蟹棲地

<DIV class=yiv1904769191TadNewsPaper_content><DIV> </DIV><DIV><DIV>別讓後灣無數陸蟹無家可歸! </DIV><DIV> </DIV><DIV>敬請踴躍加入連署,呼籲京城飯店停止飯店開發,破壞陸蟹棲地! </DIV><DIV> 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3041020364200</DIV><DIV> </DIV><DIV>屏東縣教育產業工會 生態中心 敬邀</DIV></DIV></DIV></DIV>

�䔄銵冽���橒萼2013/4/24 下午 08:20:41�� IP儭�撌脰�㗛�
test



蝑剹����蝝�:隢硋����蜓
蝬� 撽� ��:0
蝷曉���穃馳:0
蝮賜䔄鞎潭彍:0
閮餃�𦠜����:2006/1/6
擃� ��� ��:100
�銁蝺𡁶���:�𣪧蝺�
�䰻���test���衤犖鞈��� �䔄����閮𦠜�舐策test ���test��惩�亙末��� ��𦦵揣test�䔄銵券�𡒊�����劐蜓憿� �䔄���𤓖�萇策test 銴�ˊ�坔�见�硋�� 撘閧鍂��噼���坔�见�硋�� ��噼���坔�见�硋��No.35 

【2013/06/06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ms27.hinet.net 


【生態環境】搶救藻礁 南大附小1人1信寄總統

PS:這是中華日報102.6.4頭版頭條新聞,更是南大附小送給桃園藻礁的大禮!讚!
PS2:身為桃園人,是不是也應該來響應一下~搶救我們的藻礁

=====================================================================
搶救藻礁 南大附小1人1信寄總統

 

 

 

 

 

 

 

 


 桃園縣藻礁珍貴,南大附小將發起一人一信保護桃園縣藻礁活動。(照片:劉靜榆提供)

 

 

 

 

 

 

 


 桃園縣藻礁,因為工業污水等因素,目前所剩不多。(照片:莊春菊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大附小彩虹斑馬河川巡守志工隊關心桃園海岸藻礁生存危機,四日召開「觀新藻礁高峰會」。南大附小老師張景傑表示,將發起「一人一信救藻礁,寄信給總統」活動,共同催生桃園「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希望為藻礁盡心力。
 張景傑指出,全台包括離島海岸線約為一千六百公里,藻礁存在的海岸線不到五十公里,其中桃園縣原本有二十七公里,但桃園因工業污水及興建堤岸等影響,目前剩下不到四公里。
 桃園縣觀音鄉至新屋鄉的藻礁,估計有七千五百年歷史,厚四公尺。藻礁是植物造礁,一年只能生長零點一公分,是相當珍貴的海洋生態。張景傑說,根據南投特有生物中心人員觀察指出,若桃園的藻礁不儘快妥善保育,五年內可能全部沒有了。
 張景傑強調,桃園的藻礁是全民的資產,基於關心生態環境,因此決定發起「一人一信救藻礁,寄信給總統」活動,預計以一週的時間募集兩百封信,再將全數信件郵寄到總統府,共同催生桃園「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
 除了「一人一信救藻礁」外,南大附小彩虹斑馬河川巡守志工隊為響應八日的世界海洋日,四日將先邀請專家學者及南大附小五年級師生,近兩百人參加兩場高峰會議,讓小學生與專家學者對談。桃園在地聯盟潘忠政老師主講「觀新藻礁的美麗與哀愁」,他將帶來藻礁、珊瑚礁實體及活體無節珊瑚藻。中華醫事科大孫逸民教授和黃煥彰教授提出在水資源環境教育的寶貴經驗,與五年級學生分享。
 張景傑說,期盼歷經高峰會後,學生不但認識珍貴的藻礁,並以實際的行動為保護觀新藻礁貢獻心力,呼籲桃園縣政府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儘速規劃「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



 
2013/06/03 20:56

 


※歡迎推廣訂閱:


�䔄銵冽���橒萼2013/6/7 下午 08:47:14�� IP儭�撌脰�㗛�
test



蝑剹����蝝�:隢硋����蜓
蝬� 撽� ��:0
蝷曉���穃馳:0
蝮賜䔄鞎潭彍:0
閮餃�𦠜����:2006/1/6
擃� ��� ��:100
�銁蝺𡁶���:�𣪧蝺�
�䰻���test���衤犖鞈��� �䔄����閮𦠜�舐策test ���test��惩�亙末��� ��𦦵揣test�䔄銵券�𡒊�����劐蜓憿� �䔄���𤓖�萇策test 銴�ˊ�坔�见�硋�� 撘閧鍂��噼���坔�见�硋�� ��噼���坔�见�硋��No.36 

【2013/06/11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ms27.hinet.net 


【世界海洋日】環境破壞捕嘸魚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本會加盟團體「桃園在地聯盟」,於當日在總統府陳情,與全台各地400多位漁民,發起護魚大會誓師活動。

在桃園,從民國82年到現在,永安漁港的魚貨量剩下不到一半,而竹圍漁港根本已經捕不到魚了!~且聽在地聯盟總幹事潘忠政老師庝惜環境遭破壞的心聲....
 

<DIV id=yiv233270023body-container><DIV id=yiv233270023page-container><DIV id=yiv233270023page class="yiv233270023 yiv233270023watch yiv233270023clearfix"><DIV id=yiv233270023content><DIV id=yiv233270023watch7-container class="yiv233270023 yiv233270023transition-content "><DIV id=yiv233270023watch7-main-container><DIV id=yiv233270023watch7-main class=yiv233270023clearfix><DIV id=yiv233270023watch7-content class=yiv233270023watch-content><DIV class=yiv233270023yt-uix-button-panel><DIV id=yiv233270023watch7-headline class="yiv233270023clearfix yiv233270023yt-uix-expander yiv233270023yt-uix-expander-collapsed">

20130608 公視晚間新聞 環境破壞捕嘸魚 漁民赴總統府陳情

</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IuUv7XfGQ&feature=player_embedded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網站:http://www.teu.org.tw/
會址:
中壢市義民路53號2樓


�䔄銵冽���橒萼2013/6/13 下午 09:31:58�� IP儭�撌脰�㗛�
test



蝑剹����蝝�:隢硋����蜓
蝬� 撽� ��:0
蝷曉���穃馳:0
蝮賜䔄鞎潭彍:0
閮餃�𦠜����:2006/1/6
擃� ��� ��:100
�銁蝺𡁶���:�𣪧蝺�
�䰻���test���衤犖鞈��� �䔄����閮𦠜�舐策test ���test��惩�亙末��� ��𦦵揣test�䔄銵券�𡒊�����劐蜓憿� �䔄���𤓖�萇策test 銴�ˊ�坔�见�硋�� 撘閧鍂��噼���坔�见�硋�� ��噼���坔�见�硋��No.37 

【2013/06/14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ms27.hinet.net 


【觀新藻礁】總統知道了! 救藻礁馬上辦

PS1:搶救國寶藻礁 一人一信寄總統,獲得媒體廣大迴響,整理如下,感謝200公里外國境之南的南大附小的小朋友為觀新藻礁送暖發聲 !

PS2:搶救觀新藻礁,馬總統知道了,請問吳志揚縣長頭腦清醒了沒有?孩子都懂的事,桃園縣長吳志揚不該繼續無視!

PS3:小朋友的純真,【小朋友寫給馬總統的信中,清楚表達支持設立「觀新藻礁自然保護區」的想法,因為他們認為,已有7500年歷史的藻礁,不應只是桃園當地的自然景觀,更屬於台灣全民的珍貴資產。】我們期待馬總統不會失信於孩子!
============================================================================

●聯合晚報
總統知道了! 救藻礁馬上辦
【聯合晚報╱記者鄭惠仁/台南報導】 2013.06.14 07:06 pm

搶救國寶藻礁 一人一信寄總統 / 鄭惠仁

南大附小為拯救桃園的「觀新藻礁」發起一人一信運動,今天上午將信寄給總統。
記者鄭惠仁/攝影
「總統知道了!總統很感動,收到信後會立即處理!」台南大學附屬小學發起一人一信運動,搶救桃園「觀新藻礁」,總統府今天上午去電南大附小,並稱許學生的保育行動。


低年級不會寫字的就注音、畫圖

南大附小發起「一人一信救藻礁」寄信給總統的活動,全校600多名學生響應。今天上午師生一起「寄信」,活動在鼓聲中揭開序幕,參加寫信活動的學生,興奮地將信件投入郵筒,並敲響祈願鑼,希望政府能把桃園的「觀新藻礁」區劃設為自然保留區。

除了中、高年級學生參加外,低年級的學生也響應,不會寫字的就寫注音,或是畫圖。「我們希望馬總統能聽到我們的聲音,好好保護桃園的藻礁區。」小學生董瑞庭就說,請馬總統能多走出辦公室,關心生態保育,拯救瀕臨滅絕的生物。

南大附小五年己班導師張景傑上月間在環境教育課程中,把北海岸桃園縣觀音鄉至新屋鄉段的藻礁將滅亡的訊息告知學生,引起學生的興趣與討論,並且擴及五年級。上星期進而舉辦「觀新藻礁高峰會」邀請桃園在地聯盟人士潘忠政講演並和師生座談,師生接著發起一人一信運動,希望讓馬總統知道藻礁的問題,並能設置「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

南大附小為拯救桃園的「觀新藻礁」發起一人一信運動,學生用寫的、用畫的表達心聲。
記者鄭惠仁/攝影
家長也響應 氣氛感染整個學校

一人一信運動,立即在校園展開,許多家長也大力響應,還親自拿著孩子寫的信到學校,交給老師。同學間見面第一句話就是「你有沒有寫信」,氣氛感染整個學校。

校長周義雄說,孩子發起藻礁保育行動,雖然今天才要寄信,但總統已經知道了。今天上午總統府公共事務人員打電話給他,除了稱許學生的行為,更表示收到信後,總統會立即處理,共同為保護桃園觀新藻礁努力。

老師張景傑表示,學生知道總統府來電,總統很重視他們的訴求,大家都很高興。

【記者曾增勳/桃園縣報導】

南市南大附小一人一信給總統馬英九,催生桃園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讓桃園在地聯盟十分感謝和鼓舞。聯盟總幹事潘忠政今天上午表示,遠在200公里外的南大師生關心藻礁,讓大家認識關心珍貴藻礁,相對於地方、中央政府機關的敷衍推託,令生態保育界遺憾。
【2013/06/14 聯合晚報】

全文網址: 總統知道了! 救藻礁馬上辦 | 綜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963437.shtml#ixzz2WC1NQg9J

============================================================================

●華視新聞

1人1信救藻礁! 小學生向總統陳情
2013/06/14 12:00 綜合報導     地區:桃園縣報導
  為了催生桃園觀新的藻礁自然保留區,台南大學附設小學發起「一人一信救藻礁,寄信給總統」,全校已經募集500多封親手寫的信件,這兩天要寄給總統,希望保護有7000多年歷史,生長緩慢的藻礁,消息傳出,也讓桃園居民很感動,台南小學生的愛心。

  台南的小學生們模樣認真的拿起紙筆,寫信給馬總統,一人一信救遠在桃園的藻礁,有的小朋友用生動筆觸畫出,藻礁害怕工廠污染會死亡的圖案,很多大人都不見得知道藻礁是什麼呢,這群孩子們卻早已經體認到,珍惜海洋資源的重要,發起救藻礁活動的,是國立台南大學附設實驗小學五年級的老師學生和家長,沒想到獲得迴響廣大,發展成全校活動,已經募集超過560封信,帶您來看看小朋友們要愛護的這片藻礁。
  位在桃園,觀新藻礁大約只有4公里長,藻礁1年只能生長0.1公分,桃園的藻礁有7000多年歷史,厚度4公尺,是珍貴稀有的海洋生態,小朋友現在集合信件寄給總統,這消息傳出讓桃園居民也很感動,台南小學生愛護藻礁的心意,希望總統能完成孩子們的心願。

=============================================================================

●中國時報

寄信給總統 550學童救藻礁
2013-06-14 01:41  【黃文博、蔡依珍、胡欣男/綜合報導】

 藻礁尋寶童們進入觀新藻礁生態區探索,發現蝦猴、寶螺、海星等生物直呼「超有趣!」(蔡依珍攝)

 台南大學附設小學發起全校學童「一人一信救藻礁,寄信給總統」,原希望募集二百封,結果獲得熱烈回響,全校超過半數學生參加,總共收到五五○封信,定今天上午十時集體寄出,催生桃園「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

 發起人之一張景傑老師表示,藻礁是植物造礁,一年只能生長○.一公分,桃園藻礁有七五○○年歷史,厚度有四公尺,但近年來受工業廢水汙染及突堤效應,漂沙覆蓋影響藻礁存活。藻礁就位於桃園觀音鄉小飯壢溪口到新屋鄉後湖溪口之間,因此稱為「觀新藻礁」。

 桃園觀新藻礁 剩四公里存活
 張景傑在臉書上發現「觀新藻礁」瀕危,遂利用上周世界地球日,在學校發起寫信活動。他說,台灣有一千六百多公里海岸線,但藻礁區域不到五十公里,其中桃園就有廿七公里,目前只剩下四公里的藻礁存活。

 今天上午十時,南大附小要在校園內舉辦寄信特典,五五○位學生將把蓋有「觀新愛璽」紀念戳章的信,親手投入會場的綠色大郵筒中,並敲下祈願鑼,建請總統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設立「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一起關心藻礁的未來。

 台南一人一信 感動桃園鄉親
 針對台南大學附小發起一人一信救藻礁行動,桃園在地聯盟總幹事潘忠政表示,「兩百公里外傳來的溫馨讓人非常感動!」他呼籲政府應該積極動作,將觀新藻礁畫設為「自然保育區」。桃園縣政府、地方居民、環保團體也都認同搶救藻礁勢在必行,但對於「如何保護」,卻意見不一。
 據縣府委託台灣濕地學會的研究報告,觀新藻礁預計畫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分成核心區、緩衝區和永續利用區,當地漁民擔憂生活受到衝擊,也贊成分區畫設,保護生計。

 保護區影響生計 規畫有爭議
 環團則要求依文資法畫設為「自然保留區」,原因在於野保區僅針對「會動的」動物具有刑罰,且有得併科罰金的遏阻能力,但對於「靜態的」地景跟生態環境罰不到,唯有自然保留區才能對違規排放汙水的廠商發揮作用。雖經四、五月共五場公聽會,研究團隊已答應兩案併陳送交縣府考量。
 縣府農業局植物保護科長胡淑芬說,縣府正尋求藻礁生態、產業及社區發展三贏的局面。對於環團、地方和縣府觀點的歧異,將持續溝通,一起為保育藻礁努力。
====================================================================

●中央社

學童救藻礁 一人一信寄給總統
 2013/06/14 11:53:00

國立台南大學附設實驗小學發起「一人一信救藻礁,寄信給總統」活動,全校逾半學生親筆寫信,14日集體寄給總統馬英九,催生桃園縣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攝 102年6月14日)(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14日電)國立台南大學附設實驗小學發起「一人一信救藻礁,寄信給總統」活動,全校逾半學生親筆寫信,上午集體寄給總統馬英九,催生桃園縣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

為藻礁請命的小學生們說,受到老師教導影響,才認識到台灣藻礁的稀有及危機,也希望總統救救藻礁。

小學生們親筆信函,語法雖不順暢,救藻礁的請求卻動人,有些學生不只寫信,還畫出四格漫畫圖,以擬人化手法,彰顯已7500歲的藻礁受到污染,全身酸痛,必須劃設自然保留區挽救健康。

南大附小校長周義雄說,總統府已來電告知,總統已知此事,且非常關心,待學生們信件寄出後,總統府應該會處理藻礁生態問題。

南大附小也開始規劃學生們到桃園親眼看看藻礁,校方表示,暑假將請老師到桃園勘查,最快下學期安排學生到桃園看藻礁。

南大附小寄信救藻礁活動,原僅是五年級學生及家長成立彩虹斑馬河川巡守志工隊所發起的五年級學生活動,因獲得廣大迴響,發展成全校性活動,寄給總統信件約560封。

活動指導老師張景傑說,台灣1600多公里海岸線,藻礁區域不到50公里,其中桃園占27公里,但已有23公里藻礁生態死寂,僅剩4公里藻礁勉強存活,面臨生存危機。

他表示,桃園近年來受工業廢水污染及突堤效應,漂沙覆蓋影響藻礁存活,4公里藻礁就位於觀音鄉小飯壢溪口到新屋鄉後湖溪口之間,稱為「觀新藻礁」。

藻礁是植物造礁,1年只能生長0.1公分,桃園藻礁有7500年的歷史,厚度有4公尺,是相當珍貴的海洋生態。1020614
=================================================================================

● 中廣新聞

南大附小學童救藻礁 盼總統多多出來走走
2013-06-14 劉怡伶
「一人一信救環保」,國立南大附小數百位小朋友寫信給馬總統,懇請總統救救已有7500歲的「觀新藻礁」,全校師生上午舉行寄信特典,560封信件承載小朋友們對環境的關懷,將統一郵寄到總統府;根據校長周義雄表示,總統府上午已經致電表示總統雖然還沒有收到信,不過已經指示相關單位著手進行。

「不管我們住在哪裡,都是我們的台灣,我們都要關心」「希望總統不要一直待在辦公室內,要到處去走走發現一些事情」小朋友的童言童語化成文字,郵寄到總統府,收信人是馬英九總統;這是南大附小「一人一信救藻礁」活動的寄信特典,全校師生聚集在朝陽樓,把他們所寫的信投擲到郵筒內,小朋友高舉著自己的信,有人是用四格漫畫,有人寫詩,也有人長篇大論。

五年級的李采諭希望總統不要一直坐在辦公室裡,要多出來走走;董瑞婷希望總統成立保留區保護藻礁,級任導師張景傑表示,班上30名小朋友有27人都是河川巡守隊,領有合格的志工服務手冊,四月份接觸到這個議題之後,他邀請桃園在地聯盟的講師到班上講解藻礁現況,意外引起重視,擴大成全校性活動,藉由小朋友的力量,讓政府高層重視此一課題。

校長周義雄表示,信件雖然還未寄出去,但總統府已主動連繫,表示總統已經知道這件事,指示相關單位著手處理,小朋友上了一課公民課,也讓全民正視環保問題。

藻礁是植物造礁,1年只能生長0.1公分,桃園藻礁有7500年的歷史,厚度有4公尺,桃園近年來受工業廢水污染及突堤效應,漂沙覆蓋影響藻礁存活,藻礁就位於觀音鄉小飯壢溪口到新屋鄉後湖溪口之間,稱為「觀新藻礁」。

===============================================================================

●客家電視台

一人一信救藻礁 獲總統正面回應

-2013年06月14日 下午20:01
【陳文霖 台南】
為了搶救桃園縣觀音、新屋一帶的藻礁,台南大學附設實小發起的「一人一信救藻礁,寄信給總統」的活動,獲得全校過半數學生參與,14日學生集體把信件寄給馬英九總統,呼籲政府要重視生態保育,而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人員也以電話通知校長,表示總統會立即處理,共同為觀新藻礁努力。
小朋友:「馬總統您好,我想請你將桃園的觀新藻礁,設立為我國的自然保留區,讓藻礁不會再受到破壞。」

小朋友寫給馬總統的信中,清楚表達支持設立「觀新藻礁自然保護區」的想法,因為他們認為,已有7500年歷史的藻礁,不應只是桃園當地的自然景觀,更屬於台灣全民的珍貴資產。

南大附小學生 李采諭:「藻礁5公分要生長50年,所以它非常地重要。」

南大附小學生 董瑞婷:「不論它有多遠,但是它都是台灣的,它都是在台灣,所以我們應該都要關心。」

一人一信救藻礁活動,是由南大附小的五年己班發起,這個班級以過去擔任台南市河川巡守隊的經驗,深刻體認到台灣珍貴的自然環境,已不容許再受到任何的破壞。

南大附小老師 張景傑:「我們班本身是河川巡守隊,所以舉凡水資政策、海灘廢棄物的長期監測,我們都有參與。」

南大附小校長 周義雄:「在若干年之後,如果等到這個藻礁不見了,再說想當初早就知道,千金難買早知道。」

儘管觀新藻礁區距離台南市有200多公里之遙,不過南大附小的小朋友仍然展現對環保議題的關心,總共有將近600位的同學寫信給馬總統,希望透過群體意識的表達,成為督促政府形成政策的力量。

 

========================================================================

●台視新聞

「總統 救藻礁!」小學生一人一信 

藻礁瀕臨危機 遭沙覆蓋即將消失 桃園藻礁27公里 僅4公里勉強存活2013/6/13

▼小朋友寫信,請總統幫幫忙了!台南市南大附小,發起一人一信救藻礁的活動,要給寄給馬總統,因為位在桃園的藻礁群體,於本是全台最長的一段,有這幾年卻縮短到剩下4公里的藻礁勉強存活,不忍看到這樣的狀況,南大附小的學生集體寫信,現在要總統救救藻礁。


不能等了,只好請總統幫幫忙,因為這個地方快要消失了 它曾經是寄居蟹的家,也是的避風港,更被封為台灣璀璨的珍珠,這裡是桃園觀新藻礁,現在發生危機 看一看台灣1600多公里的海岸線,藻礁的區域從北到南,不到50公里,其中桃園就佔了超過一半,從竹圍到永安原本長達27公里,現在卻只剩下南邊「觀新藻礁」這短短的4公里,勉強存活,現在遠在200公里以外的台南南大附小的小朋友,都看不下去 一人一信,超過550封寄給總統,馬總統,雖然你要拚經濟、救外交,很忙,但是現在台灣的生態危機,也發出求救的聲音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網站:http://www.teu.org.tw/


�䔄銵冽���橒萼2013/6/16 上午 09:12:26�� IP儭�撌脰�㗛�
test



蝑剹����蝝�:隢硋����蜓
蝬� 撽� ��:0
蝷曉���穃馳:0
蝮賜䔄鞎潭彍:0
閮餃�𦠜����:2006/1/6
擃� ��� ��:100
�銁蝺𡁶���:�𣪧蝺�
�䰻���test���衤犖鞈��� �䔄����閮𦠜�舐策test ���test��惩�亙末��� ��𦦵揣test�䔄銵券�𡒊�����劐蜓憿� �䔄���𤓖�萇策test 銴�ˊ�坔�见�硋�� 撘閧鍂��噼���坔�见�硋�� ��噼���坔�见�硋��No.38 

【2013/06/13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ms27.hinet.net 


【生態保育】劃設自然保留區才能真正挽救藻礁的厄運
感謝大紀元時報關心土地、關心生態,報導觀新藻礁!

============================================================================================
●大紀元時報

劃設自然保留區才能真正挽救藻礁的厄運

早年有數百隻集體覓食紀錄的唐白鷺,在觀新藻礁區逐漸失去蹤影。(桃園在地聯盟提供)
【大紀元2013年06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 搶救觀新藻礁不遺餘力的桃園在地聯盟指出:觀新藻礁生態急速消失,劃設自然保留區才能真正挽救藻礁的厄運。 桃園在地聯盟認為:觀新藻礁生態急速消失主要的原因有二:致命的傷害來自工業污染,鄰近小飯壢溪和新屋溪的不明汙染,加上桃園北海岸工業廢水隨著洋流推移南侵,長期而致命的威脅。近年觀音鄉偏南海岸又創建桃科園區和環科園區,這些所謂高科技廠商其實就是高污染廠商,隨著招商工廠的運轉絕對會是雪上加霜的負擔。

其次,大潭電廠突堤效應造成南岸掏蝕影響:台電被民意所逼,委託水利署二河局築了海岸防護工程。經不起莫拉克颱風的巨浪沖蝕而潰堤,潰堤後赫然發現其中掩埋著事業廢棄物。除了廢棄物可能含毒影響藻礁生長之外,被掏起的泥和沙則隨著突堤效應的掏蝕散布到藻礁區,藻礁區的漂沙淤積日益增厚,導致藻類附著生長的環境被破壞。藻類難以存活,棲地的食物鏈底層破壞,生態系也跟著崩解。

在地聯盟認為,劃設自然保留區才能真正挽救藻礁的厄運,因為桃園縣的北海岸在大園、觀音工業區和各溪流沿線工廠的排廢下,除了偶而洋流帶來生物外,全面死寂。四、五年前觀新藻礁也可以看到綠牡蠣,近幾年連綠牡蠣都看不到了。這樣的生態萎縮速度,若再加上桃科、環科新招商的高科技廠商進駐,絕對是雪上加霜。

在地聯盟指出:觀音鄉已經是工業重鎮,但觀音溪以南受汙染稍輕,尚可見些微生態,地方主管對回饋較感興趣,對環境自然生態表現冷漠。當地保生社區雖然以藻礁為亮點訴求,並已發展環教導覽、民宿等休閒產業;不過護礁意志尚欠積極,有待溝通。

而新屋鄉因為偏南,工業發展腳步較緩,反而因此保有綠色農村景象和較為潔淨的海岸。永興村20年前就復育紅樹林,3年前再抗拒瘋車進駐成功,帶動居民走向自然生態社區方向明確。甚至引動蚵間、深圳也反瘋車成功。

該鄉因較少受到污染,近年積極發展綠色休閒產業,永安以南的濱海各村目前以綠色隧道為傲,休閒產業亦蓬勃發展,假日人車湧入、熱鬧非凡。不過鄉內領導人可能還不清楚藻礁死活對綠色產業的致命影響,在各個場合發表的言論也看不出護礁的決心。但是若藻礁的生死若足以造成綠色產業蕭條,相信會讓地方人士重新省思,並因此投入護礁行列。

(責任編輯:呂美琪)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網站:http://www.teu.org.tw/
會址:
中壢市義民路53號2樓


�䔄銵冽���橒萼2013/6/16 下午 03:52:09�� IP儭�撌脰�㗛�
test



蝑剹����蝝�:隢硋����蜓
蝬� 撽� ��:0
蝷曉���穃馳:0
蝮賜䔄鞎潭彍:0
閮餃�𦠜����:2006/1/6
擃� ��� ��:100
�銁蝺𡁶���:�𣪧蝺�
�䰻���test���衤犖鞈��� �䔄����閮𦠜�舐策test ���test��惩�亙末��� ��𦦵揣test�䔄銵券�𡒊�����劐蜓憿� �䔄���𤓖�萇策test 銴�ˊ�坔�见�硋�� 撘閧鍂��噼���坔�见�硋�� ��噼���坔�见�硋��No.39 

<DIV id=yui_3_7_2_1_1371381261978_2406 class=yiv249721891header>

守護屏東的美好,感謝『屏東環盟』10幾年來的努力與堅持!

◎ 訂閱網址:http://www.ptta.org.tw ◎ 發報時間:2013-05-29 22:55:34

</DIV><DIV class=yiv249721891breadcrumbs>Home </DIV><DIV id=yui_3_7_2_1_1371381261978_2383 class=yiv249721891middle>

《生態教育中心》守護屏東的美好,感謝『屏東環盟』10幾年來的努力與堅持!

<DIV id=yui_3_7_2_1_1371381261978_2382 class=yiv249721891TadNewsPaper_content>

 

<DIV id=yui_3_7_2_1_1371381261978_2407>守護屏東的美好,感謝『屏東環盟』10幾年來的努力與堅持!</DIV><DIV id=yui_3_7_2_1_1371381261978_2423> </DIV><DIV id=yui_3_7_2_1_1371381261978_2409> 約11年前認識了洪輝祥老師,內心就很欽佩這位獨特又執著的老師,他還在學校時可以因為公事(很多是關於生態)而請假,導致年年考績得丙等,老師卻甘之如飴;更大的決心是洪老師投入環境關懷而辭去教職,這10幾年來他的職稱都是屏東環盟理事長,經常在媒體上,常看到老師奔波於南北之間為了環境的議題,記得有一次,搶救阿朗壹古道就跟著洪老師坐著環盟及綠農之家的小貨車,一行人從屏東開車到總統府,沿途有說有笑並跟孩子們討論守護阿朗壹古道的議題。</DIV><DIV id=yui_3_7_2_1_1371381261978_2410> </DIV><DIV id=yui_3_7_2_1_1371381261978_2411>有很多人都不知,10幾年來屏東環盟是以尚未立案的方式在努力堅持著,過程中的勞心勞力與消耗資源,有很多都是洪老師個人自籌的,這等胸襟與氣度令人欽佩。</DIV><DIV id=yui_3_7_2_1_1371381261978_2412> </DIV><DIV id=yui_3_7_2_1_1371381261978_2416>終於,屏東環盟即將於6月1日週六舉辦成立大會,為了屏東環境的長遠守護、屏東環境議題的努力深化關懷、屏東的好山好水的永續關懷,敬邀 疼愛這片土地的伙伴們,共同來見證『屏東環盟』正式成立!!</DIV><DIV id=yui_3_7_2_1_1371381261978_2413> </DIV><DIV id=yui_3_7_2_1_1371381261978_2414>當然,也鼓勵大家加入捍衛環境,守護屏東美好的『屏東環盟』,讓守護環境的力量能夠茁壯而綿延不絕!</DIV><DIV>                           擬稿 屏東縣教育產業工會生態中心主任 朱玉璽</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屏東環盟的大日子】</DIV><DIV> </DIV><DIV>從事環境運動多年的屏東環盟,終於要立案了!</DIV><DIV id=yui_3_7_2_1_1371381261978_2432>謝謝各位會員的支持,更希望大家於6/1齊聚一堂</DIV><DIV id=yui_3_7_2_1_1371381261978_2430>一起討論屏東環盟的未來與展望!</DIV><DIV> </DIV><DIV>※洪老師準備好吃的綠農產品讓大家品嘗唷!</DIV><DIV id=yui_3_7_2_1_1371381261978_2428> </DIV><DIV>依規定成立大會需過半數會員參與(16人以上)</DIV><DIV>有事無法前來的會員,請告知</DIV><DIV>將寄送"會員委託書"給您填寫</DIV><DIV>委託其他會員代為行使投票權</DIV><DIV> </DIV><DIV>流程:</DIV><DIV>15:00~15:30 報到</DIV><DIV id=yui_3_7_2_1_1371381261978_2402>15:30~16:30 成立大會</DIV><DIV id=yui_3_7_2_1_1371381261978_2400>16:30~17:30 下午茶、綠農芒果、荔枝、鳳梨品嘗會</DIV><DIV id=yui_3_7_2_1_1371381261978_2401>17:30~18:30 舊鐵橋導覽</DIV><DIV>18:30 珍重再見</DIV><DIV id=yui_3_7_2_1_1371381261978_2399> </DIV><DIV id=yui_3_7_2_1_1371381261978_2427> </DIV><DIV>屏東環盟 執行秘書 陳玲瑤 敬邀</DIV><DIV id=yui_3_7_2_1_1371381261978_2381> </DIV><DIV> </DIV><DIV>屏東舊鐵橋Pingtung地圖 · 路線.</DIV></DIV>

<DIV id=yui_3_7_2_1_1371381261978_2426 class=yiv249721891foot>

【關於本報】

</DIV></DIV>

�䔄銵冽���橒萼2013/6/16 下午 07:25:20�� IP儭�撌脰�㗛�
test



蝑剹����蝝�:隢硋����蜓
蝬� 撽� ��:0
蝷曉���穃馳:0
蝮賜䔄鞎潭彍:0
閮餃�𦠜����:2006/1/6
擃� ��� ��:100
�銁蝺𡁶���:�𣪧蝺�
�䰻���test���衤犖鞈��� �䔄����閮𦠜�舐策test ���test��惩�亙末��� ��𦦵揣test�䔄銵券�𡒊�����劐蜓憿� �䔄���𤓖�萇策test 銴�ˊ�坔�见�硋�� 撘閧鍂��噼���坔�见�硋�� ��噼���坔�见�硋��No.40 

【2013/06/28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ms27.hinet.net 


【天下雜誌】搶救藻礁 桃園別逃避!

 

2013-06-26 天下雜誌

作者:何榮幸
圖片來源:天下雜誌

桃園積極推動航空城計劃,努力成為第六都,但重要的環境保育,竟由台南小學生來提醒。縣政府裹足不前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桃園縣即將升格為第六都,諷刺的是,桃園觀音與新屋間海岸珍貴藻礁瀕臨滅亡問題,在台南大學附小學生發起一人一信運動後,已引起總統府高度關切。

桃園生態保育課題竟然需要台南小學生來提醒,值得所有地方政府引以為戒。

全力拚經濟 輕忽顧環境

近年諸多生態保育事件早已顯示,地方政府才是最重要的防線。然而,地方政府在全力「拚經濟」之際,往往輕忽生態保育的重要性,「搶救觀新藻礁」就是最新例證。

 


※歡迎推廣訂閱:


�䔄銵冽���橒萼2013/6/30 下午 08:56:29�� IP儭�撌脰�㗛�
test



蝑剹����蝝�:隢硋����蜓
蝬� 撽� ��:0
蝷曉���穃馳:0
蝮賜䔄鞎潭彍:0
閮餃�𦠜����:2006/1/6
擃� ��� ��:100
�銁蝺𡁶���:�𣪧蝺�
�䰻���test���衤犖鞈��� �䔄����閮𦠜�舐策test ���test��惩�亙末��� ��𦦵揣test�䔄銵券�𡒊�����劐蜓憿� �䔄���𤓖�萇策test 銴�ˊ�坔�见�硋�� 撘閧鍂��噼���坔�见�硋�� ��噼���坔�见�硋��No.41 

【2013/04/16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ms27.hinet.net 


【生態保育】藻礁公聽會 環團籲設「自然保留區」

2013-04-16 02:01 中國時報 【蔡依珍/桃園報導】

 縣府農業局十五日在觀音鄉公所召開第二次藻礁保育公聽會,針對縣府「霸王硬上弓」強推藻礁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以「桃園在地聯盟」為主的環保團體也拉起自製的「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布條對抗(見圖,蔡依珍攝),並呼籲更多民眾廿日參與「珍愛藻礁千人健行」。

 縣府農業局十五日在觀音鄉公所召開第二次藻礁保育公聽會,針對縣府「霸王硬上弓」強推藻礁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以「桃園在地聯盟」為主的環保團體也拉起自製的「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布條對抗,並呼籲更多民眾廿日參與「珍愛藻礁千人健行」。

 桃園在地聯盟發言人潘忠政表示,農業局上回無預警直接在會場懸掛「觀新藻礁劃設野生動物保護區公聽會」布條,等同強推野生動物保護區,這次環保團體「有備而來」也高舉「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布條抗衡。

 潘忠政昨日並以簡報比較「野生動物保護區」和「自然保留區」的不同處,他指稱野生動物保護區僅針對「會動的」動物具有刑罰且得併科罰金的遏阻能力,但對於「靜態的」地景跟生態環境根本罰不到,唯有自然保留區才能對違規排放汙水的廠商發揮作用,痛斥農業局根本不懂法令。

 對於環團提出縱容背後金主違規排放的質疑,農業發展局植物保護科長胡淑芬表示:「環保團體用錯法條了!」她強調劃定野生動物保護區應適用第八、九、一三及四三條,核心區可嚴格管制,對違規廠商有刑罰併科罰金,與文化資產保存法效力相當。

 保生社區居民昨日也當場表達意見被邊緣化的憂慮,指陳並不希望劃設保留區,潘忠政對此表示「遺憾」,並強調本周將舉辦的「珍愛藻礁千人健行」活動,報名總人數早已破千,昨日是報名最後一天,參與人數仍繼續增加,歡迎對保育環境有熱情卻來不及報名的民眾一起為環境而走。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網站:http://www.teu.org.tw/


�䔄銵冽���橒萼2013/6/30 下午 09:05:15�� IP儭�撌脰�㗛�
test



蝑剹����蝝�:隢硋����蜓
蝬� 撽� ��:0
蝷曉���穃馳:0
蝮賜䔄鞎潭彍:0
閮餃�𦠜����:2006/1/6
擃� ��� ��:100
�銁蝺𡁶���:�𣪧蝺�
�䰻���test���衤犖鞈��� �䔄����閮𦠜�舐策test ���test��惩�亙末��� ��𦦵揣test�䔄銵券�𡒊�����劐蜓憿� �䔄���𤓖�萇策test 銴�ˊ�坔�见�硋�� 撘閧鍂��噼���坔�见�硋�� ��噼���坔�见�硋��No.42 

【阿朗二淨灘】1020410自由時報:自費撿垃圾 34老師樂當傻瓜

這世界,有時候,需要一些傻瓜。其實,傻瓜並不傻,大家一起來當傻瓜!

●●●1020410自由時報:自費撿垃圾 34老師樂當傻瓜●●●
================================================================================
自費撿垃圾 34老師樂當傻瓜
高市一群教師自掏腰包撿拾海岸垃圾。 (記者蘇福男翻攝)

〔記者蘇福男/高雄報導〕高市一群教師自掏腰包、風塵僕僕,趕赴一百多公里遠的佳樂水海岸,徒步九小時、十五公里,撿拾了卅幾大袋的垃圾,只為了還給海岸一個美麗、乾淨的環境。

徒步9小時 淨灘15公里
這卅多名在各校任教的老師,同時也是高市教育產業工會的成員,在理事長劉亞平的號召下,日前自費前往東部海岸線以淨灘健行的方式,進行環境教育研習,研習成員在週五放學後,立即驅車趕往屏東滿州等地會合,隔天一大早從佳樂水出發,一路往北徒步經出風鼻、鹿寮溪出海口到南仁漁港,全程十五公里,停停走走總共耗時九個鐘頭。

劉亞平表示,當初該會聽聞環境佈道師黃魏慶提及佳樂水海岸線景致優美,但滿布垃圾,因此發起淨灘活動,原以為沒人會參加「自費撿垃圾」,沒想到竟吸引卅多個傻瓜報名,出發前每人發給一個大飼料袋,撿拾沿途垃圾。

路竹高中老師張金墻表示,從佳樂水到南仁漁港這條天然美麗的海岸線上,除了奇岩怪石,就是無盡的保特瓶、塑膠製品和保麗龍,對他而言,淨灘健行的環境教育研習,無異就是一次自我贖罪之旅,背負著撿拾來的垃圾,讓他深刻感受到大地承載著人為垃圾的重量。

卅四名成員從日出走到日落,傍晚前抵達南仁漁港,卸下的垃圾竟堆積如山,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官員和南仁漁港員警獲悉,還特地前來打招呼致意,稱讚他們是為人師表的最佳典範。

────────────────────────────────────
【牛奶瓶報報】 發信人:劉亞平 電子郵件:milklyp@ms69.hinet.net
※歡迎推廣訂閱:http://www.kcta.org.tw/maillist/maillist.aspx

�䔄銵冽���橒萼2013/6/30 下午 09:15:36�� IP儭�撌脰�㗛�
test



蝑剹����蝝�:隢硋����蜓
蝬� 撽� ��:0
蝷曉���穃馳:0
蝮賜䔄鞎潭彍:0
閮餃�𦠜����:2006/1/6
擃� ��� ��:100
�銁蝺𡁶���:�𣪧蝺�
�䰻���test���衤犖鞈��� �䔄����閮𦠜�舐策test ���test��惩�亙末��� ��𦦵揣test�䔄銵券�𡒊�����劐蜓憿� �䔄���𤓖�萇策test 銴�ˊ�坔�见�硋�� 撘閧鍂��噼���坔�见�硋�� ��噼���坔�见�硋��No.43 

【阿朗二淨灘之八】淨灘淨人淨身心【墾丁國家公園海岸環境教育研習】
●文/圖/曾昭然

行程介紹:
由佳樂水→工寮→鹿寮溪口→南仁漁港,全長約15公里,步程約6小時。
07:10滿州寮旅人館→08:00佳樂水停車場→08:50佳樂水涼亭→11:00工寮<休息>→11:30廢船殘骸處→11:50出風鼻<在此撿拾海邊垃圾每人ㄧ大袋>→13:30鹿寮溪出海口<在此午餐、休息>→ 廢棄的駐所→17:00南仁漁港登山口→17:10準時上車→17:50佳樂水風景區入口停車場→20:50溫暖的家。
※每人需準備輕便雨衣、全身防晒衣物、防晒油、飲用水1000C.C、食物充飢。
※阿慶師提供34位成員休息時咖啡、茶飲以及午餐煮麵。

3月22日抱著為地球盡一份心力的自我期許,滿懷愉悅的整裝出發。當日下午一放學,隨即開車載著劉員外夫婦以及資深美少女嚴老師,由高雄出發;途中在南州的便利商店簡單的進用晚餐,便馬不停蹄的趕路,為了要在20:00前趕到滿州寮旅人館報到,路程約133公里遠,還好準時到達。當晚在空曠的鄉野星空下享受悠閒後,就帶著疲憊身軀進入夢鄉。

翌日,大夥兒都很早起來用餐,07:10前往佳樂水停車場集合。先由環境生態講師阿慶師講解行程、注意事項及工作分配,當日午餐食物有茄汁魚罐頭、高麗菜、麵條等,我負責揹4公升的飲用水。但此行最重要的工作是每人發ㄧ個肥料袋裝垃圾用,抵達南仁漁港時要交差檢查。

自佳樂水風景區入口至涼亭、瀑布約有2公里,需40分鐘的徒步路程,走在遊客專車用路上,沿途欣賞著佳樂水風景及海浪。過了佳樂水涼亭、瀑布至溪子口溪海防駐在所約有1公里,行程需50分鐘,行走奇岩怪石及地層擠壓所形成的各式各樣板塊上,時而爬上時而爬下真是崎嶇難行,有些路段則是沙灘或鵝卵石,走起來也較費體力。但是沿途欣賞著大自然的巧奪天工及蔚藍的海岸線,真令人心曠神怡。不過美中不足的是沿途開始有無數的垃圾,如寶特瓶、玻璃瓶、泡棉拖鞋、漁船廢棄物、保麗龍製品、塑膠製品……之類萬年不腐的東西。最特別的是漂流木很多,其中以廢棄船骸最大。此段並非淨灘計畫中的目標,應該是由北南仁漁港南下佳樂水者撿拾較佳,所以此行以出風鼻附近為主要目標任務。可是有部份的夥伴撿拾了,因此於溪子口溪的海防駐在所做為第一處垃圾集中地,不然到頭來體力可能會無法負荷。

路程中段是自海防駐在所至鹿寮溪約7公里路程,需走180分鐘。此段為本行程之精華所在,皆是渾然天成的奇岩怪石,沿路都在海邊享受著大自然的景致及美麗的海岸線,身歷其境遊走在當前的碎石板岩上,拋開喧囂城市的紛紛擾擾,彷彿置身人間仙境。

走此段路程時是10:00~14:00,所以豔陽高照溫度飆升,加上經過陽光照射,石頭把熱度釋放出來,使得大夥走得喘吁吁,直呼熱又渴,因此於工寮休息時有些夥伴的水已快喝光了。大夥在此洗洗臉消消暑,分享他人帶來的零嘴,優閒的享受阿慶師招待的咖啡及潽洱茶,我揹來的飲水也派上用場,一起分享。

11:20出發前往出風鼻,ㄧ路欣賞風光景色,同時開始撿拾大量的垃圾,每人ㄧ大袋。不久,每人的負重均增加了,加上中午時刻海邊溫度約36度,又走在崎嶇難行的奇岩怪石和大鵝卵石路段,所以行進的速度格外緩慢,因此隊伍就開始拉長了。大夥經過約90分鐘的辛苦奮鬥,終於到達鹿寮溪出口午餐休息處。此處避蔭不易,阿慶師架起簡易炊食帳,開始烹調豐盛的午餐, 13:45享用甜美麵食,飢渴的五臟廟頓時獲得滋養,補充即將匱乏的體力;此處休息了大約1小時,充完電後繼續前進。

由鹿寮溪出海口至南仁漁港是這次活動的後段行程,約5公里路程,需走120分鐘。此區前半段還是在大鵝卵石岸邊行走,加上垃圾及大型漂流木的阻擾,使得行動更為不便。接著,沿著岸邊的林投樹、馬鞍藤間小徑蜿蜒前進,因為背著大肥料袋的垃圾,經常被茂盛的林投樹和地上的馬鞍藤絆著,可說是此次行程中最後的考驗。

三十四位成員紛紛於17:00前陸陸續續的抵達終點,此時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的長官及駐南仁漁港的警員先後前來打招呼,要求把垃圾集中拍照。一袋接著一袋,不一會兒功夫,眼前大家所撿的垃圾真的堆積如山,這肯定是墾管處ㄧ次不錯的業績。

捫心自問,佳樂水至南仁漁港的海邊為何會有如此多的垃圾呢?尤其是不易腐爛的化學製品--寶特瓶。此情此景若讓社會大眾親眼目睹,文明帶來方便之餘,連帶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與破壞,想想到底值不值得?透過這次淨灘的活動,讓生活在這片土地的夥伴們,切身關懷生活周遭的大自然,展現對地球的關愛。有人說:「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我想,也唯有親身體驗過,才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及迫切性。

此次,在出風鼻處巧遇一位預計徒步台灣一周的人士,他得知有位由北到南縱走山陵線46天,並且花50天徒步台灣一周的阿慶師亦在此次淨灘的行列中,特地前來拜會。兩位志同道合熱愛寶島的人巧遇,彼此相互寒暄勉勵,有幸的我剛好親眼目睹這ㄧ幕,霎時內心感觸良多。「人,受到願景而感動,並因期待而行動。」在內心也殷殷期盼能有更多落腳台灣的人,能守護台灣。大家都是環境的過客,誰說走過必留下痕跡,記得離開時不要留下垃圾,讓後代子子孫孫也能擁有一個潔淨的生活空間,與大家共勉之。

【牛奶瓶PS】一趟旅程,滿滿感動,這樣的活動,雖然有點累,但是值得了!感謝所有參加的夥伴,更感謝提供「束脩」的朋友!

────────────────────────────────────
【牛奶瓶報報】 發信人:劉亞平 電子郵件:milklyp@ms69.hinet.net

�䔄銵冽���橒萼2013/7/2 下午 06:41:06�� IP儭�撌脰�㗛�
test



蝑剹����蝝�:隢硋����蜓
蝬� 撽� ��:0
蝷曉���穃馳:0
蝮賜䔄鞎潭彍:0
閮餃�𦠜����:2006/1/6
擃� ��� ��:100
�銁蝺𡁶���:�𣪧蝺�
�䰻���test���衤犖鞈��� �䔄����閮𦠜�舐策test ���test��惩�亙末��� ��𦦵揣test�䔄銵券�𡒊�����劐蜓憿� �䔄���𤓖�萇策test 銴�ˊ�坔�见�硋�� 撘閧鍂��噼���坔�见�硋�� ��噼���坔�见�硋��No.44 

【阿朗二淨灘之七】20130323東海岸淨灘活動心得
●文:許方瑜

在這趟旅程之前,我對阿朗壹(貳)古道充滿著浪漫情懷,尤其聽老師們講述這裡更加美麗之後,就幻想著這是一趟緬懷先人足跡、踏足美麗海岸的浪漫之旅。然而,兩項原因把我拉回到了現實。第一,體力上的不堪負荷使我無心幻想。第二,看著海灘上數不盡的垃圾時,讓我忘了先前的浪漫,只能想著眼前的環境浩劫。雖然之前透過報章媒體也瞭解一些海洋漂流垃圾的問題,但親眼所見讓我更加震撼。

這是我第一次挑戰長時間、長距離的健行活動,我很感恩是和教育產業工會的前輩們一起進行這趟旅程。因為有您們的加油打氣,讓我鼓足勇氣繼續邁步前進。更因為有您們的協助和看顧,讓一直只能走在隊伍最後的我,不至於脫隊而感到驚慌失措。尤其從出風鼻到鹿寮溪的那一段路程,我的進度嚴重落後,但回過頭去,我總是可以看到有幾位前輩在周圍慢慢地陪著我們走,那種安心的感覺支持著我繼續走下去。在當時,我也顧不得身體的疲勞和心裡的害怕,一心只想著我一定可以追上大家。在這一刻我才知道,人在面臨困境時的毅力有多驚人。我一直告訴自己,再一步、再一步、再一步就可以距離大家更近了,就這樣一步一步地走著,竟然就和大家一起走完全程了。事實上,當我現在寫著心得時再回想,仍然無法憶起自己究竟是如何走過來的,也無法相信自己竟然走完全程了。我想,這應該就是阿慶師所說團隊的力量吧。在那樣的情境、氛圍當中,我和大家一同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我也很感恩阿慶師用心烹煮的鹿寮溪午餐。這頓飯讓我重新體會到食物和水對於人類生存的意義。這一餐,雖然不是大魚大肉的大餐,但絕對是我有史以來滿足感最大的一餐。在飢餓疲累交迫的狀況下,只消吃幾口熱呼呼的麵,讓人重新活過來的感覺,真的是個難得的經驗。相較之下,時下年輕人(其實亦包含我)都在追求美食的新鮮感,一再追求食物的精緻化,全然忘記了糧食最初帶給人類的滿足感,所以現在的社會才有那麼多的食物浪費。

這趟旅程,已成為我人生當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讓我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尤其是體能上的不足),這讓我激發了鬥志,瞭解該往哪努力,尋求自我突破。我也相信,這不是終點,而是讓我繼續往下走的起點。這趟旅程雖然辛苦,但在用盡了全身力氣、流盡了汗之後,反而讓心靈感受到無比的寧靜和滿足。我想,這是辛苦之後才會有的代價吧。雖然這趟辛苦的旅程,換來整整一天因肌肉和膝蓋痠痛,而躺在床上動彈不得,但我仍然慶幸自己當時答應了小花同事的邀約,參與了這次的活動。對我來說,收穫遠遠超過我的想像。當然,身為教師,把這份親自踏在土地上的悸動以及淨灘的理念和學生一同分享,亦是我努力的目標。未來我還是需要這樣的一片淨土,尤其在面臨生活當中的困境時,站在大自然的山海面前,自己的煩惱憂愁更顯得微不足道,心境自然舒緩許多。在美麗的海灘上,我們可以傾倒心中的垃圾,讓海浪帶走煩憂;但拒絕傾倒手中的垃圾,讓大自然恢復原先的面容。

────────────────────────────────────
【牛奶瓶報報】 發信人:劉亞平 電子郵件:milklyp@ms69.hinet.net

�䔄銵冽���橒萼2013/7/2 下午 06:48:09�� IP儭�撌脰�㗛�
test



蝑剹����蝝�:隢硋����蜓
蝬� 撽� ��:0
蝷曉���穃馳:0
蝮賜䔄鞎潭彍:0
閮餃�𦠜����:2006/1/6
擃� ��� ��:100
�銁蝺𡁶���:�𣪧蝺�
�䰻���test���衤犖鞈��� �䔄����閮𦠜�舐策test ���test��惩�亙末��� ��𦦵揣test�䔄銵券�𡒊�����劐蜓憿� �䔄���𤓖�萇策test 銴�ˊ�坔�见�硋�� 撘閧鍂��噼���坔�见�硋�� ��噼���坔�见�硋��No.45 

【阿朗二淨灘】1020323台灣東海岸淨灘活動

台灣東海岸淨灘活動
20130323陳亭茜

海洋的親密記憶海洋的親密記憶
身為高雄人,身為高雄人,成長過程印象深刻的是,印象深刻的是,很喜歡利用課餘時間跟三五好友,到很喜歡利用課餘時間跟三五好友,到很喜歡利用課餘時間跟三五好友,到很喜歡利用課餘時間跟三五好友,到西子灣看海、玩沙和吹西子灣看海、玩沙和吹西子灣看海、玩沙和吹海風,海風,親近那片海洋。然而,近年來高雄岸線跟過去相海洋。然而,近年來高雄岸線跟過去相海洋。然而,近年來高雄岸線跟過去相海洋。然而,近年來高雄岸線跟過去相海洋。然而,近年來高雄岸線跟過去相比,多了許比,多了許比,多了許人工海岸,親近大人工海岸,親近大人工海岸,親近大海對我來說,漸變得不容易來說,漸變得不容易來說,漸變得不容易。然而,然而,周末因為參與淨灘活動走一趟東海岸,走一趟東海岸,才知道原來東海岸的景致如此多樣才知道原來東海岸的景致如此多樣。此外,此外,此外,在阿慶老師的解說中,我得以更深入認識這塊台灣少有人煙海灘可老師的解說中,我得以更深入認識這塊台灣少有人煙海灘可老師的解說中,我得以更深入認識這塊台灣少有人煙海灘可老師的解說中,我得以更深入認識這塊台灣少有人煙海灘可老師的解說中,我得以更深入認識這塊台灣少有人煙海灘可說是充滿意義的一堂環境教育課程了。

琅嶠-卑南琅嶠-卑南古道
上午八點多我們從佳樂水出發,上午八點多我們從佳樂水出發,向北走預計到南仁漁港到南仁漁港,這段路與「阿朗壹古道」連起來,就是過去有名的「起來,就是過去有名的「起來,就是過去有名的「起來,就是過去有名的「琅嶠─卑南古道」是清末所闢,聯絡台灣東西部交通最早貫的官道(1877~)之一。此路在中法戰爭後逐漸沒落,百年我偶有機會親臨此地,遙想當年先民的蓽路藍縷偶有機會親臨此地,遙想當年先民的蓽路藍縷偶有機會親臨此地,遙想當年先民的蓽路藍縷偶有機會親臨此地,遙想當年先民的蓽路藍縷對古道油然升起一股敬意。對古道油然升起一股敬意。此外,佳樂水風景區素有「海神園」美稱佳樂水風景區素有「海神園」美稱佳樂水風景區素有「海神園」美稱,放眼往海邊望去可見奇岩嶙峋吸引不少,放眼往海邊望去可見奇岩嶙峋吸引不少,放眼往海邊望去可見奇岩嶙峋吸引不少,放眼往海邊望去可見奇岩嶙峋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前來。

阿慶師上菜阿慶師上菜
午餐在鹿寮溪附近取水,附近取水,搭建臨時帳煮麵。大夥們這。大夥們這。大夥們這頓飯前大家皆因太熱而顯得缺乏食慾且面露疲態,但面露疲態,但面露疲態,但在背山面海的頂級美景中,享用過「阿慶師」特調美景中,享用過「阿慶師」特調美景中,享用過「阿慶師」特調美景中,享用過「阿慶師」特調美景中,享用過「阿慶師」特調茄汁鯖魚麵後,每個人都迅速恢復精力。下午近三點隊伍便已重整好快步汁鯖魚麵後,每個人都迅速恢復精力。下午近三點隊伍便已重整好快步汁鯖魚麵後,每個人都迅速恢復精力。下午近三點隊伍便已重整好快步汁鯖魚麵後,每個人都迅速恢復精力。下午近三點隊伍便已重整好快步汁鯖魚麵後,每個人都迅速恢復精力。下午近三點隊伍便已重整好快步汁鯖魚麵後,每個人都迅速恢復精力。下午近三點隊伍便已重整好快步汁鯖魚麵後,每個人都迅速恢復精力。下午近三點隊伍便已重整好快步汁鯖魚麵後,每個人都迅速恢復精力。下午近三點隊伍便已重整好快步汁鯖魚麵後,每個人都迅速恢復精力。下午近三點隊伍便已重整好快步出發往目的地前進。

塑膠垃圾的旅程塑膠垃圾的旅程
這次淨灘行程中,我們各撿了兩大袋垃圾,沿途仔細看會發現有許垃圾夾藏在沿途仔細看會發現有許垃圾夾藏在沿途仔細看會發現有許垃圾夾藏在沿途仔細看會發現有許垃圾夾藏在大小的石縫中,部分是很難被海洋自然解塑膠垃圾例如寶特瓶、保麗大小的石縫中,部分是很難被海洋自然解塑膠垃圾例如寶特瓶、保麗大小的石縫中,部分是很難被海洋自然解塑膠垃圾例如寶特瓶、保麗大小的石縫中,部分是很難被海洋自然解塑膠垃圾例如寶特瓶、保麗大小的石縫中,部分是很難被海洋自然解塑膠垃圾例如寶特瓶、保麗大小的石縫中,部分是很難被海洋自然解塑膠垃圾例如寶特瓶、保麗大小的石縫中,部分是很難被海洋自然解塑膠垃圾例如寶特瓶、保麗龍等。其實早在19971997年,一位美國籍船長查爾斯‧摩查爾斯‧摩(CharlesMoore)(CharlesMoore)(CharlesMoore)駕著帆船從夏威夷出發前往加州的旅程中,船從夏威夷出發前往加州的旅程中,船從夏威夷出發前往加州的旅程中,就發現了太平洋上竟然有一片由塑膠垃圾與碎發現了太平洋上竟然有一片由塑膠垃圾與碎發現了太平洋上竟然有一片由塑膠垃圾與碎發現了太平洋上竟然有一片由塑膠垃圾與碎發現了太平洋上竟然有一片由塑膠垃圾與碎片所組成的海域,因此後來成立「艾爾加利塔海洋研究基金會」成立「艾爾加利塔海洋研究基金會」成立「艾爾加利塔海洋研究基金會」(AlgalitaMatine(AlgalitaMatine(AlgalitaMatineResearch),定期對此區進行定期對此區進行檢測、資料收集。檢測、資料收集。檢測、資料收集。檢測、資料收集。今日,今日,科學家稱它為「太平洋垃圾渦流區」,這些垃圾隨著太平洋海流的移動,飄至台灣東部岸因此我們在撿拾垃圾隨著太平洋海流的移動,飄至台灣東部岸因此我們在撿拾垃圾隨著太平洋海流的移動,飄至台灣東部岸因此我們在撿拾垃圾隨著太平洋海流的移動,飄至台灣東部岸因此我們在撿拾垃圾隨著太平洋海流的移動,飄至台灣東部岸因此我們在撿拾垃圾隨著太平洋海流的移動,飄至台灣東部岸因此我們在撿拾垃圾隨著太平洋海流的移動,飄至台灣東部岸因此我們在撿拾垃圾隨著太平洋海流的移動,飄至台灣東部岸因此我們在撿拾垃圾的過程,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散落在海灘上。垃圾的過程,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散落在海灘上。垃圾的過程,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散落在海灘上。垃圾的過程,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散落在海灘上。垃圾的過程,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散落在海灘上。這些垃圾提醒著我,莫這些垃圾提醒著我,莫這些垃圾提醒著我,莫當環境殺手的共犯,未來應該盡量避免使用塑膠製品因為這些垃圾對說當環境殺手的共犯,未來應該盡量避免使用塑膠製品因為這些垃圾對說當環境殺手的共犯,未來應該盡量避免使用塑膠製品因為這些垃圾對說當環境殺手的共犯,未來應該盡量避免使用塑膠製品因為這些垃圾對說當環境殺手的共犯,未來應該盡量避免使用塑膠製品因為這些垃圾對說當環境殺手的共犯,未來應該盡量避免使用塑膠製品因為這些垃圾對說當環境殺手的共犯,未來應該盡量避免使用塑膠製品因為這些垃圾對說實在太難分解,大海中飄盪即使經過上百年它仍然維持原貌。實在太難分解,大海中飄盪即使經過上百年它仍然維持原貌。實在太難分解,大海中飄盪即使經過上百年它仍然維持原貌。實在太難分解,大海中飄盪即使經過上百年它仍然維持原貌。實在太難分解,大海中飄盪即使經過上百年它仍然維持原貌。

太平洋的風太平洋的風一直在吹
這天,這天,儘管太陽熱辣地曬著,當儘管太陽熱辣地曬著,當儘管太陽熱辣地曬著,當海風輕拂過我的臉龐,空氣中淡鹹味輕拂過我的臉龐,空氣中淡鹹味輕拂過我的臉龐,空氣中淡鹹味海浪規律拍打岸邊的聲音,海浪規律拍打岸邊的聲音,讓人不由得想起過去,讓人不由得想起過去,讓人不由得想起過去,先民開闢此路時,開闢此路時,這片海灘已然存在,但當時應是一片乾淨的海灘,是一片乾淨的海灘,是一片乾淨的海灘,而今因為工業文明帶來而今因為工業文明帶來生活的轉變,轉變,使我們的生活雖方便了,卻也衍生出不小的方便了,卻也衍生出不小的方便了,卻也衍生出不小的方便了,卻也衍生出不小的環境問題。問題。一路走來,內心感受到的來,內心感受到的來,內心感受到的來,內心感受到的其實遠超過文字所能描述,只期望我們這輩人為下一代守住片美麗的海灘遠超過文字所能描述,只期望我們這輩人為下一代守住片美麗的海灘遠超過文字所能描述,只期望我們這輩人為下一代守住片美麗的海灘,當他們迎風而望時,仍能感受到大自然油的生機。

參考資料:
陳文山、周民雄李可(2000)(2000)(2000)(2000),《恆春半島深度旅遊恆春半島深度旅遊》,遠流出版公司。》,遠流出版公司。
http://education.nationalgeographic.com/education
http://np.cpami.gov.tw
http://www.pots.tw

────────────────────────────────────
【牛奶瓶報報】 發信人:劉亞平 電子郵件:milklyp@ms69.hinet.net

�䔄銵冽���橒萼2013/7/3 下午 03:21:15�� IP儭�撌脰�㗛�
test



蝑剹����蝝�:隢硋����蜓
蝬� 撽� ��:0
蝷曉���穃馳:0
蝮賜䔄鞎潭彍:0
閮餃�𦠜����:2006/1/6
擃� ��� ��:100
�銁蝺𡁶���:�𣪧蝺�
�䰻���test���衤犖鞈��� �䔄����閮𦠜�舐策test ���test��惩�亙末��� ��𦦵揣test�䔄銵券�𡒊�����劐蜓憿� �䔄���𤓖�萇策test 銴�ˊ�坔�见�硋�� 撘閧鍂��噼���坔�见�硋�� ��噼���坔�见�硋��No.46 

【展望與回顧】大崗山生態解說培訓第三季心得
日期:102/07/17
●文:葉慶昌

一、前言:
大崗山的生態解說培訓活動已走完三季,第四季第一次的夜觀更在「蘇力強颱」登陸前完成。回想這九個多月來的點點滴滴,就如同在看「犯罪現場」影集,每一季都有不同的新鮮事,但影集終有結束下檔時,而自然生態卻一直循環上演,而且還令人百看不厭,每次上山總有令人驚喜的發現。

想起去年10月12日第一次的夜觀,12個人報名,來了6名,當下就很訝異,怎會有這麼多人晚上摸黑要跑到山林去。到第二次夜觀,竟出現了爆量14名,夜晚的山林真的有這麼好看嗎?從第三次夜觀後,人數回到穩定的5名,分別是主事者阿慶師、古氏伉儷、副班長陳主任、班長本人,這樣的陣容持續了七個月,才終於有兩位新進夥伴……吳老師和何老師一起加入,並沉浸於大崗山的奧妙的生態中。

二、參加契機:
自己小時候和動物的淵源頗深,小學時期,曾經用紙箱子偷偷養了一堆毛毛蟲和蟾蜍,下課放學後抓蜜蜂練膽量,這種行為可能和一般小朋友不一樣,不過卻也因此和動物結下了不解之緣。上了國中之後,腦袋中好像就沒有和動物相關的印象。甚至當了國小老師,接下教學組長的工作,承辦高雄縣大崗山教師研習活動、班級學生鄉土教學大崗山活動,對於生物的認知就是,那是蜘蛛、那是蜜蜂、那是蝴蝶、那是蛇。下班、放假是不可能去山上走走的,縱使大崗山離家不到5分鐘車程。

這樣的人怎麼會參加大崗山生態解說培訓?我想是當時時機未到。縱使多年前已認識阿慶師這號人物,但「中央山脈縱走」關我何事?這一切機緣皆源自於,研究所畢業了,卸下惱人的行政工作,拋開了煩人的班級事務,回歸當一個純科任的小教師,且開始玩起男人的小夢想……單眼相機。之後莫名收到大崗山解說培訓活動報名的電子信件,這些總總的緣分全到齊了,欠缺的就只有寄出信件的按鍵和對該活動恐懼不安的心。

三、生命悸動:
第一次夜觀,到了童心幼兒園外,卻沒有見到任何人,不是說在此集合,怎被放鴿子了(編按:當晚一堆人在加油站集合,他老兄卻跑到幼稚園等;後來第一次日觀,言明8點半集合,他老兄記成8點,是這樣專門搞特別的性格,所以後來成本培訓班「班長」。),放棄退卻的念頭開始浮現,正打算回家算了,一群人恰巧就出現,竟然就是參加解說培訓的學員,於是搭車一起往大崗山樂活廣場移動,開始了夜觀初體驗。這和大學時期夜遊的體驗截然不同,因為不知道會遇到什麼生物?會有什麼狀況會發生?將面對的一切都是未知。

在盤龍峽谷內,第一次見到那麼多隻腳的怪物「蚰蜒」;後腳長得像雞腿的「駝螽」;長得像蠍子卻不是蠍,屁股還插著一根長管子的「有鞭蠍」;蜘蛛明明有八隻腳,屁股卻要多兩根的「赫爾斯特上戶蛛」……。這都顛覆我從小自書本中學到的動物印象,還有第一次不是隔著玻璃見到「龜殼花」毒蛇,雖然牠是一條死屍。這些第一次夜觀的初體驗,大大地震撼著我的心靈,更要命的是阿慶要求寫記錄,且公開傳閱讓大家觀摩觀摩,有誰規定當老師的就要很會講話和寫資料的啦!唉!誰叫我是菜鳥,只好先飛了!

第二次夜觀,阿慶找來了一堆高手(編按:那些夥伴是自己找上門的。),跟在這些高手的屁股後面,見識到「大螳螂」正在產卵,也拍到偽裝成樹枝的「枯枝尖鼻蛛」,還見識到活生生的「赤尾青竹絲」蛇,甚至回程途中還見到「青蛇」,甚至還摸了牠,因而對大崗山生物有了無比的興趣,莫名的衝動,之後只要下班沒事,就算只有一小時,也經常往大崗山跑。

四、教學相長:
因緣際會之下,開始沒有帶班的科任教師工作,那就意味著要上自然、社會……等科目,雖然大學是讀數理組,可是我是選數學組啊!又不會教自然,因此第一年實習的自然課上的超爛的,如今隔了十幾年,又要開始上自然課,剛好趁此機會好好發揮近日所學,並思考如何應用在教學上。國小三年級自然課的植物構造和動物行為課程,五年級的植物功用和動物分類課程,六年級的外來物種和自然環境重要性課程,剛好能和學生們一起學習。

記得有一次在大崗山拍到「赤背松柏根」蛇,向學生介紹和分享時,說到這在澎湖是專們吃「綠蠵龜」卵的蛇類,並討論到底是要保育「蛇」還是「龜」。學生最後的結論是:「那蛇專門吃綠蠵龜的卵,所以大崗山一定有綠蠵龜囉!」聽了還真是昏倒,不過相信學生們一定會記得蛇會吃爬蟲類的卵。

有時候學生發現我在校園內拿著相機拍照,總有幾個會跟在一旁東問西問的,甚至告訴我,說他發現變色龍、水蛭、大毛毛蟲……等,我總是趕過去拍照,向學生簡單說明這些生物的習性,有時也能從他們那兒學到東西。有次他們隨意問起蝸牛有沒有眼睛,我當下說沒有啊!但真的是沒有嗎?查詢網路上的資料,並親自拿起相機去拍「非洲大蝸牛」的觸角,這才知道蝸牛眼睛的秘密。真的唯有發現問題,並親自去尋找答案,才會有真正的收穫。

在踏查大崗山活動過程中,和阿慶及夥伴們多次談論起學習之道,正如古書所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唯有親眼看到,有了興趣之後,開始尋找資料,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才會有所得,不然很容易淪落到詩經所云:「螟蛉有子,蜾蠃負之。」(註一)

五、期許:
這一年大崗山解說班培訓計畫的興起,緣起於阿慶師和劉理事長的對話閒聊,所帶出的「後果」,也可說是阿慶師有了想偷懶的念頭,不想每次都自己下海帶活動,才有培訓志工的作為。但阿慶師很貪心,夜間觀察一個月一次嫌太少,兩次嘟嘟好;原本設計肖想晚上七點半開始夜觀,十一點前可以結束,並設定成員少於四個就結束營業。怎知我們這群人就是不讓阿慶師如願,許多次都是早一點回家……早上一點才結束回家,每次至少都有四個人以上,某次連古哥吃完尾牙都趕來夜觀,阿慶只好每次打著哈欠,並喊著「快一點走啦!走快一點啦!十二點啦!」

離這次解說班活動終點線尚有三個月,我們已經走過草創初期艱辛的篳路藍縷,正待歡喜收割,雖然不見得功力會「金光閃閃」,但指點新進已經綽綽有餘。歡迎有志之士,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可以讓您對自然環境增加瞭解;對自然教學基礎增進無比功力;對自然寫作、書寫能力相對提昇,透過團體分享的共振學習下,保證進步神速。而且很快您會發現,我們會有共同的「對抗目標」……阿慶,每次跟他鬥法、鬥嘴、鬥智,會增進不少生活中的趣味。

有您的加入,對我們而言會是莫大的鼓舞……也才可以檢視出「我們進步的程度」。那怕是只來參加一次也無妨,來認識環境、欣賞生物之美,給自己一次機會,拓展看待生命教育的視野,參加大崗山解說培訓,會喚起您對生命的感動,看到未來無限的希望。

註一:「蜾臝」是一種土蜂,只有雄蟲,且會將蛾類幼蟲攜回巢中撫育,最後蛾類幼蟲會變成「蜾臝」成蟲。實際上,「蜾臝」將蛾類幼蟲攜回巢中餵養「蜾臝」的幼蟲,而不是撫育蛾類幼蟲。


�䔄銵冽���橒萼2013/7/26 下午 06:51:47�� IP儭�撌脰�㗛�
本主題共有 6 頁 [ 1 2 3 4 5 6 ] 收藏文章 | 取消收藏 | 返回頁首 
桃園教師會會務系統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1998-2005 Yuzi.Net
Powered by BBSxp 5.16/Licence © 1998-2005
Script Execution Time:3657ms